奥运的所有方案设计均采取招投标办法,集思广益。但评委会则是由官方与民间代表组成。这就决定了方案设计是一个营销过程。
单从艺术角度,或单从市场角度,或单从审美角度,或文化,或其他,均无法胜出。一个好的方案必须既符合大众审读标准,又要吻合我国的独特文化渊源,还要对奥运精神有足够的注解,实际上还得考虑评委会的成员构成及其审美定式。最终以祥云的胜出告终。
房地产营销也是如此,从学理上说,一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这应该是房地产营销的总的指导思想。二是由对客户的定位衍生出营销创意。三是通过反复的体验与试营销,确定核心定位策略与延展策略,最终让项目插上营销思想的翅膀。
但仅此,无法让最科学的最先进的思想付诸实践,因为营销服务机构是以个体身份出现于市场,开发商的喜好与偏见,开发商对项目的特殊要求,开发商当家人对市场的某种预期,开发商对项目的必答题答案是否心中有数等方面的因素,都左右着对中介机构的选择,由此决定了最好的营销思想不一不定期在最好的项目建设过程中得到展现。举例而言,有许多开发商对价格非常预期,心目中有个价格考虑,选择代理机构时主要偏重于中介机构对项目价格的看法与理由,如果其他营销方案设计的再合理,但对价格的取向与说明无法达到一致,最终也可能被淘汰。
这个现实提出了营销实效性这个课题或说法。什么是营销的实效性:一是必须首先让开发商对你的评价有一票;其次才是围绕市场与客户做文章。有了身份你才有机会展示你的营销思想。
那么如何让开发商投你一票延续合作机会,必须是营销机构或营销人必须考虑的。一般而言不外两种途径或思路,一是搞好公关讲通讲透你的主要思想;二是一往无前地坚持,让开发商觉得你方案的唯一、独特、可操作,并看得见市场接受程度预期。囿于竞争不规范,许多前期方案被否决,这是双输的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选择了不同专业的代理机构进行项目前期策划运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中介的参差不齐,也因为市场确实不好捕捉,有时,开发商的见解胜过营销机构的思想。
笔者参与的兑标过程说明了实效有时披上了中庸的外衣,从内心说,还是希望有个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比较理想,并且不同机构的思想只要有光,开发商不妨采纳,对我们营销人而言,给一块钱表示思想中的某一方面被承认,落选了并不意味一钱不文。但石沉大海受伤的不只是营销机构中的非中标者,开发商可能丢掉一个也许有点合理、也许更为合理的方案,并且做事业的角度,普选不失为一种科学态度。竹韵这个方案如果仅考虑艺术、文化、奥运精神、审美等因素应该与祥云不相上下。个人认为就是缺乏为评委会接纳的审美读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