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行政管制,房价降不下来,因为开发商对房价的敏感度远远超越购房者!
开发商拿地着眼点在:市政规划到位后续期的长短、近郊地带即将面临大改的规模用地、旧城改造、城市新区、城市新经济蓝图覆盖面区域。
开发商启动项目的着眼点在:市政基本到位,交通预期能够通过老百姓的眼光,大配套不存在问题,建设期各式各样设施能够启动,主区域消费群体已形成。
开发商定价的着眼点在:户型是否存在垄断优势,总价有否优势,俏销户型所占比重,产品综合优势是否明显,环境具否独特性,有无消费型口碑,特色配套程度如何,地段在区域内是否存在独特面等等。
开发商推盘顺序着眼点:让你在体验中有所等待,让你写出你的明确购房意愿,让你透露你的购买要求与行为心理反映,针对大家的意愿确定推出量,让大家在紧缺与抢购中乐此不疲。
开发商的价格策略制订着眼点在:是否存在明显的涨价因素或机会,如城市重大设施动工,如快捷型配套进入,如小幅多频无限上涨,如让某种户型更为紧俏,如购买人群的急升,象这回富士康进入武汉,一次性在万豪水岸枫林购买一百多套住宅,重大基地型企业的进入。
总而言之,只要有涨价的因素或机会,开发商不放过,营销服务机构也会不失时机,因为降价形式太多,手段也太多,明升暗降也太多,明降暗升也太多,住房使用成本增加因素也大量存在。
基于此,降房价并不能从消费入口,也不能从用地入手,更不用从政策上对住房供求进行管制,要么动用行政手段强制规范;要么由政府大量进行低价房源供应,并予以政策贴补,让未进入正式商品房市场的消费者、让市场中既存的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进入政府主导的房产品市场,当开发商的产品确实面临着买方市场的格局之时,也是房价下降之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