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加入了潘先生的博友圈子,因为潘先生的名气,所以不时琢磨着如何利用好这样的免费资源。另外,大家公认潘先生能说会道精写,公认潘先生会忽悠,其实在SOHO脚下那个潘石屹才更加真实,才是真正的潘石屹。我,一介草根,以我的视角,有限的素材,狭窄的空间,读到的潘石屹先生,那是一种责任/善意/执著/惧内/深邃/敏感/低调。
责任/善意/执著:
潘石屹先生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固然大家曾经提出过说他忽悠房价,其实那是潘先生的一个市场研究成果而已。也许从前潘先生没觉得做生意跟责任有什么关联,但从他的个人博客/企业文化链/圈子/选择博文与定位博客上的内容等方面可以明显看到:他的责任/善意/执著:SOHO已经脱胎换骨了,不再是一种产品概念,而是社会精英阶层创意/创业/谈是/论非/课余作业的天地,拿SOHO中的一套房子不一定能感受一定比别人做的房子好,但住进来以后,感觉就会发生变化,能将房地产身前身后做到生活里,没有强烈民族责任感不会花力气与心思,生意总归赚钱嘛,这是我理解的责任;在潘先生的文章里选择了本人的“加工幸福,加工生活”,还有别的博友文章,名字如“悼念给我生命的人”“清明节的思念”“至少还有记忆”等,文如其人,编辑选文也代表着他的人文观/生活观/价值观,潘先生的善良不只是眉目之间,骨子里渗透的也是国人比较崇信的那一套(惧内/敏感/执著)。
惧内/深邃/敏感/低调:
如同一个人外向还是内向,不以他说了多少话发了多少言,也不在于他在公众视野的频频出镜。潘先生很低调,这是我研究了许多博文,研究了潘先生选择的博文得出的结果。这种低调是指:不论人非,但也不用常思己过,活着就是快乐,过着就是生活,做了就做了,做了就把他做好做到美做到极致,如同留下一点回忆与回味;如果说大家认为的那种高调,则只能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潘先生一直没有主动交待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反倒是大家因为好奇,加之潘夫人自己的才华与惊世作品,为大家所知的是叫张欣的总经理,他们好象也很少夫唱妇随那种,这本身就说明一种低调,但同时也印证了潘总的惧内,在儒学里,在家惧内是传统美德。为什么潘先生会惧内呢?因为他具有中式商人的那种深邃与敏感,他写就的一些东西,要么讲透一点,要么专注于逻辑反成序列,对大家的欢迎与批评,均在场面上不会含糊。但另外他对市场又相当的敏感,什么是引领者,他就是,项目什么时候动工,什么时候出手拿地,什么时候该进行资本交易,不按经济学的常理来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