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的垄断地位,开发商的风光,开发商并未比其他实业家更慈善甚至远逊于其他领域的慈善企业家人士,开发商无不与政府保持着千丝万缕、藕断丝连、相互顾盼的关系,开发商对百姓指手划脚的次数,开发商占用社会资源如市政配套如人工如金融资本等的频次,开发商面对穷人时的众生想……诸多因素加诸心头,很让被奴者(还不至于是被奴役者)开了心怀,必欲除之而后快!
这样做一是略显幼稚,二是对还在河里的那些人不公平,三是对暧昧的另一方也不公平,相当情人关系还没确定就被棒喝。
先说政府这一厢。他们也是被拉下水的,你这里不批地一大笔投资就没了,招商任务可就完成的不大好,市容市貌可就比邻居差了,“经济环境”可就惨了,咱们么样跑得上去呢?再说,程朱公早就告诫子民:中庸之道比中用之道长远。将就着随随大流呗!
其实,开发商也是人,开发商也在做事甚至事业。从有到无,这开发商大约有这么几类:一是被拉进了队伍,发了财但并没有发现搞房地产的乐趣,所以赚一笔就走了;第二类是看到邻居家的依着一点关系搞开发没几下子就大发了也挖空心思钻了进来,尝到由生变熟的好处,觉得这里头大有可为而留守的;第三类是吃准了搞房地产的,管你骂也好捧也好,我自岿然不动;第四类是政府生的,先在政府的眼皮底下过日子,然后找机会干掉了政府,自立门户,这类现在还在,腰杆硬了;第五类是借壳或脱壳者,钱对他们来说是小事一桩,关键是进入,上了席自然晓得该怎么办,甚至神通比泡了几年十几年的还老到,这一类是赚了但还没有被施暴者同化;剩余的归为其他类,他们的特征是:有点心性,觉得这领域钱是好赚,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委实难以招架,更为重要的,咱爸咱妈都是穷人出身,这么不管对方是穷是富瞎赚的钱,拿了咱心里不踏实,干脆到留爷的去处吧!
由此可以得出,青山依旧在的,也不全是暴利者或施暴者;在被认作施暴者当中,心态也是各异:
一种是:摊子铺大了想收不那么容易,关联方也不大会同意,换了别个地方好不好混还得有个说法,而且这年头有事做比不做事要好许多;二种是我行我素,自觉对得起天地良心,自觉社会贡献还不算小,自觉没有参与施暴;三种是真正的施暴者,走了的毕竟暴的小些,影响面也小些;仍然在暴者,既挺着脸说没有施暴,并拿出官方的数据振振有词,并口口声声言明,只有让我继续呆在船上,只有继续让我发挥能量,并加强政府的责任,保证明天比今天灿烂!
千万别让数字这东西惹了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