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思故我在 |
21世纪是知识主导经济的时代,它有两个基本特征:智能化、信息化,这已为人们共识。解读新世纪中国房地产业,分析新世纪房地产的行业发展走向,不能不在新经济给予房地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方面费些笔墨。
我们知道,经济转型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过渡;二是从追求规模效益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房地产由其经济特性与行业特性所决定,要实现转型,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和基础条件,这些条件在21世纪将由知识经济来提供。
基本前提:消费者的理性购买
市场营销理论认为,成熟的市场是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格局下,市场资源得以限量、优化配置,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这种分析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完全适用。而消费者的理性购买是形成买方市场的基本标志(而非纯粹意义上的供求关系)。对于房地产这种特殊商品而言,理性购买意味着:不同收入的人们对不同的房地产品种感兴趣,发展商提供丰富层次的产品品种;房地产供应商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人们进行产业开发与项目营销;人们在选购这种特殊品时将不会跟着感觉走而是跟着思维走。其结果是,发展商必须认真研究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向目标市场提供品质、规格符合要求的产品,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否则会被淘汰出市场。
知识经济以知识性、智能化为特征,正如有人所言,不懂计算机是21世纪的文盲。它从一个侧面说明未来人们的知识能力以及接受知识的途径将发生革命性变化。本人认为:消费者的理性购买是21世纪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的主体。
新世纪新的经济条件为中国房地产业走集约化经营和质量效益之路提供信息支撑、智能化系统的技术支持、专家咨询系统等一系列基础条件。
住宅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必须依托知识经济。我国的房地产业科技含量低、能耗大、经济附加值低,同时对资源的破坏性大,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这对房地产业本身的发展来讲也不利。同时,由于低层次、粗放型生产出来的住宅因不符合人们的现实需求而造成大量积压,房地产投资进入恶性循环,市场运行链条中断。依赖知识经济,提高住宅科技含量是新世纪房地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大量以知识为背景的现代住宅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住宅产业脱离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转变成为可能,使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