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旷野在寂静中等待》——申海光诗集《翅膀和羽毛》序

(2012-12-13 12:54:31)
标签:

诗歌

诗歌万里行

中诗网

中诗作家文库

周占林诗评

分类: 评论随笔

旷野在寂静中等待
——申海光诗集《翅膀和羽毛》序

周占林

 


  诗歌源自于诗人灵魂深处爱的颤动与共鸣,诗歌的灵魂是真诚。诗人申海光正符合由诗人洪烛提议的“诗歌归来者”:在八十年代开始写诗,九十年代因各种原因离开诗坛,当他们听到诗神的再次召唤时,时光已进入到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于是,大批的诗歌作者开始归来。这批诗人,在新世纪的诗歌发展中,渐渐成为诗坛的中间力量。看到诗集《翅膀和羽毛》的后记,眼前不由一亮。《我懒,所以写诗》,这个题目别具一格,让人不由会心一笑。其实,懒也是人的天性,每一个人都有懒之表现,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而诗人所谓懒之表现,尽管可说是好多已婚未婚男人女人的一种通病,但作者能大大方方地写出来,则体现了作者的真诚。更何况,诗人所想表达的,也肯定不仅仅如此。
  品读申海光的诗,如同打开了作者的另一扇心扉,感受到诗人的呼吸与心跳。“烈日,你的胡须金黄/你的眼再也找不到光/你的脸庞呢/赤地一片/远在天上的黄河/只不过是平原上的一滴泪/泥沙俱下的时候/身披铠钾的战马/止步于一枚印章”(——《青铜》)。一种粗犷、沧桑、厚重感扑面而来,显示出诗人对诗歌最基本元素词语的娴熟把握和运用,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创作功力。在他的诗中,能够抵达诗歌中心的词语处处可见。“盘旋的藤蔓/在午夜一刻/终于找到了树的神经/高兴的火苗/因为毁灭的到来而跳跃/泥匠的手颤抖了一下/他摸到了泥土里的金属/光滑的掌心/抓住了泥土的命脉”(——《瓷器》),“藤蔓、树、神经”因为火而才“摸到了泥土里的金属”,一个摸字,体现出泥匠内心中的一种欣喜、一种期望。在作者的诗歌中,诗人真诚的感情隐藏在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词语都像从浓浓的情之水中拎出,饱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生命深深的爱与思。“而我也在十八岁那年的早晨/背起了行囊,站在了老屋的门前/母亲的手有点颤/她再一次抚摸儿子的脊背/仿佛是要抓住儿子的背影/父亲抽着旱烟,用他咳嗽的声音/安慰悲喜交加的母亲”(——《穿堂风》),早晨、老屋、母亲、抚摸、旱烟、咳嗽等等像一只只飞翔的小鸟儿,在穿堂风中轻盈飞翔。在离开诗坛的日子里,其实诗人的心从未离开,“也许有一天/奔走的人/放慢了他的脚步/开始留恋/落定的尘埃/散开的包袱/像一滩没有方向的水/除了乡愁/再也找不到/一片成形的器物/他的目光/沿着弧形的苍穹/在天的尽头/像彩虹一样弯曲”(——《故乡》),诗人诗意地在故乡寻觅,沿着心中的路不停地行走,因为他看到那弯曲的彩虹,于是,故乡在诗人的笔下不断地升华。
  在诗歌的创作中,许多人往往在追求创作手法的变化之外,忘记了诗歌的灵魂,他们的诗也许很成熟,读起来很唯美,但读过之后却如饮白水。诗人申海光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牢牢把握住了诗的本质,用一颗真诚敏感的诗心,创作出一首首真情美好、质地饱满的诗,不仅仅感动了自己,更感动着所有读过他诗歌的人。
  “是的,是那些疯狂的岩石/不安份的岩石/走动的岩石/垂直的升起它们的幻想/为了漂浮不定的云彩/为了一缕看得见摸不着的阳光,和/爱的深渊/疯狂的岩石撕毁了自己面容/用一只手捏碎了自己的身躯/还要把秋天植入/让人万劫不复的药方”(——《莫拉比之尘》),一切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因其多样性才让这个世界丰富多彩,那么诗歌尤其如此。申海光的诗歌中,抒情主题与意象的丰富多样让他的诗思更开阔丰满,诗歌也呈现出更强的生命力,
  也许诗人后记中的懒,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抵触,而他却是把精力放在了对诗歌的精炼上。这一本诗集是作者的处女作,是诗人若干年来的创作结晶,也是诗人另一个征程的起点。相信诗人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诗歌作品。
  旷野在寂静中等待,等待一个心中挤满了时光、爱与诗意的人。旷野肯定也在等待,蒲公英美丽的梦,漫天飞扬。
  祝福诗歌,祝福诗人。
          2012年11月21日于京北山野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