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梅花的女人与诗歌情缘

(2010-10-20 10:42:44)
标签:

画梅花的女人

中国诗歌

现代诗歌

周占林

诗歌评论

文化

分类: 评论随笔

画梅花的女人与诗歌情缘

——廖又蓉诗歌赏析

 

周占林

 

第一次看到“画梅花的女人这个名字,很好奇。她在我的博客上留了脚印,我便有迹可寻。转到她的博上一看,让我稍稍一惊。一般的画家很少写新诗的,当然由写诗而转入画坛的不算,这个画家不但旧体诗写得不错,新诗写得也相当有味。因此,我便慢慢地在她的小花园里漫步,欣赏那一园盛开的梅花和散发着梅花清香的诗歌。

通过诗歌,我知道这位“画梅花的女人”原名叫廖又蓉,不但是个诗人、作家、画家,同时还是北京三希常侯明明艺术馆馆长。她画的梅花有相当市场,并且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收藏。这些资料让我对这个画家的诗歌作品渐渐有了兴趣,想通过她的画和诗歌进一步了解这个70后诗人。

为了兑现一个毁灭的预言/蜡烛开放 露珠滑落梦的摇篮/死亡时被种子/声嘶力竭的发芽惊醒”(《你等待世界从一小滴露珠重返辉煌》),廖又蓉的诗歌里,她总会有一种新奇的意象向读者展示她丰富而又细腻的女性感情世界,亦正亦反的比喻,让诗歌的语言充满了张力和视觉的冲击。毁灭的预言在蜡烛开放时,露珠、梦、摇篮、种子、发芽等等词语的结构中,让人不得不赞叹这是一个怎样的女性才能写出如此具有份量的诗歌。她不但在短短的四句里将欲要表达的主题呈现,而且用丰沛的意象来达到她欲要达到的诗歌高度。“而今夕阳西下 钟声音寒/透明的密码轻而易举就破解了/命定的答案,从//破旧的布娃娃里掏出/记忆的脱发/掏出冰糖葫芦/掏出春夏秋冬的翅膀/你等待世界/从一小滴露珠/重返辉煌”,敏感的诗人总会从细微的生活细节中,寻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最为丰富和复杂的感觉。一个“掏”字,让布娃娃动了起来,让冰糖葫芦亮了起来,更让四季的翅膀舞出不同季节的风,从那一小滴露珠出发,重返诗人预想中的辉煌。

好的诗歌,总是充满真善美,充满诗人对这个世界的关爱。如果一个诗人脱离了这种大爱,用一已私欲置公众生存而不顾,那么他的诗歌丝毫不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种诗之内涵,只能出自一个诗人的良知,而不是靠伪装能体现出来。廖又蓉的每一首诗,像她的梅花,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美感和享受。"东风 吹暖料峭。/闲云飘忽,/暮色淡淡安详。/梅雪两三枝颤颤,/脉脉含情顾盼。"(《一弯细月勾柔肠》)这种柔肠,让人在淡淡的安详中,体会诗歌中传达的那种恬静与自然。在歌颂真善美的同时,对于假丑恶的现象,诗人也毫不怜惜自己的笔墨。“大气层已被惯坏/风吹草动也就跟着变了/稍微南辕北辙 就会引来一场/幸灾乐祸的大雪”(《密室效应》)。大气层被谁“惯坏”?大雪为什么“幸灾乐祸”?如此针砭时弊,对社会人生及自然的忧患意识,是诗歌美学最真切的体现。

廖又蓉的诗歌,有儿女之情、小桥流水、花开蝶飞,也同样有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的诸多重大主题。她从诗歌的内容到诗歌的形式,都追逐一种完美的结合与呈现,让诗歌尽量达到一种内心与词语的和谐。

坐在江心的孤岛上/我把自己和肥皂泡一个/接一个地往天上吹——”(《吹泡泡》),诗人内心的那种想要洒脱而又无法摆脱的苦闷,让她心中充满惆怅、无奈和失望,只能把自己放在一座孤岛,并且想把自己和肥皂泡一样往天上吹,这种飘逸没有一点儿轻松,只能让人感到沉重和悲凉。也许,诗人正是想通过诗歌来发泄一种生活中的痛与失落。诗人的这种感情,同样在她的近作《迷幻已经消失》中也有体现:“一种声音制造了/另一种声音/到最后再也没有/什么声音/一些注定/不会有答案的问题/最终 成为一些/念念不忘的问题”。

中国自古诗书画是一家,“画梅花的女人”能在栽种她自己的梅花之余,在诗歌的田野中辛勤耕耘,并且有了不错的收获,这种成绩值得肯定。梅花自古就是最具诗意的花,诗人通过梅花和诗歌,把自己与艺术紧紧联结在一起,她自己也如同一株傲霜的梅花,透出一种清纯与高洁。相信她的诗歌会一天天如同她的梅花一样,盛开在每一个读者心中。

 

              20101019日夜于京北山野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