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批白居易"长恨歌"

(2008-10-23 17:10:25)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戏批白居易的《长恨歌》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被人们称作描写爱情的“千古绝唱”。如果你把这首诗当成历史真实,情感真实,那就大错特错了。诗中说:“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位唐朝皇帝李隆基好色,满世界寻找美女是真的。但“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却不是真的。据史料说:“杨家女”的“杨玉环”,并不是诗中说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她早就是李隆基的儿媳妇寿王的妻子了,夫妻关系也相当好。可是儿媳妇被他的老公爹看上了,说:“这个女子太漂亮了,你没有享受她的资格/消受她的福气……”“圣命”加“父命”,自然不可违,于是发生了像如今贪官们“洗钱”似的,先让杨玉环出家,经过这么一“洗”,“儿媳妇”便/就成了老公爹的贵妃。 作者用大段文字描写老爷子和“小孙女”的爱情生活,从沫浴写到霓裳歌舞。这个爱美色的皇帝,“从此君王不早朝”,不再关心他的江山朝政了。 因为皇帝太爱这个美女了,接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的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封了官——“姊妹兄弟皆列士”。在朝中形成了一个“杨家帮”。从而又改变了社会“重男轻女”的传统(“不重生男重生女”),都想生一个漂亮女儿选上贵妃,亲朋厚友都能借机升官发财了。 皇帝骄奢淫逸的结果,引起了“安史之乱”。那个被杨贵妃喜欢的安绿山造反了,不久便攻克首都长安。逼得皇帝不得不南逃四川:“渔阳鼙鼓动地来,千乘万骑西南行”了。可是这时的“军士”——皇帝的警卫部队,还是不敢怪罪皇帝,而把祸国的责任,发泄在杨贵妃身上:不杀杨贵妃这个祸水,部队就不护驾前进了:“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蛾眉马前死”。 如果李隆基真的对杨贵妃有爱情,他满可以下个“罪己诏”说:“都是朕的过错,她一个弱女子负什么责任?你们怪我吧!”也许能够挽救杨贵妃的生命。这时皇帝爱江山不爱美人了。“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美人被杀死了。 可见前面描写那种爱情全是假的。此后长诗又用大段文字并以浪漫手法写贵妃死后,老公爹对她的怀念:在人间、神间去找她,在梦里幻中去会她。并想象杨贵妃成了神仙。还说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试想一个本来和丈夫感情很好的杨家女子,怎么会和一个老爷子有真爱情!这只是李隆基的“单相思”。杨玉环即使在天有灵,也会恨这位丈夫加老公爹的:你平常对我那么宠爱,在关键时刻不保护我,简直是没有良心! 最后作者以“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结束了长诗。可是这首描写爱情的千古绝唱,不仅不是历史真实,也不是情感真实。 至于白居易为什么以那么浓重的感情去写这首诗,这就要由专家去考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