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 速成 妙词汉字1600
(2008-09-23 05:43:30)
标签:
文字文化杂谈 |
现将我这本《手册》的“序言”,先发表在这里。出版界的朋友如果有兴趣,可以和本人联系。
从我学习汉字速成谈起
我当兵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在农村虽然进过”私塾学堂”,认识了一些汉字,但看报、写信仍然十分困难。我的学习之所以能够突飞猛进,得益于一位姓张的连队文化教员。他用“学习汉字速成法”,在两个月内,教会了我两千多个汉字。他对我说:“这两千多个汉字,是给你的一个‘雪球’。雪球会越滚越大,你在自学中去滚动发展吧。”于是我按照这种方法继续自学,果然见效。不久,我也当了连队的文化教员。
那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连队战士是文盲。我用张教员的方法教战士识字,也是在几个月内,使战士脱离了文盲的状态,还受到过奖励。后来我在当时解放区的《冀鲁豫日报》上,还写过一篇短文,介绍过“速成”方法。接着我开始给报纸写些短文章,并被聘请为报社的“通讯员”,经常给他们写些新闻报道。后来又开始写小说,慢慢成了作家。至今已经出版了三十来部作品。
现在我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虽然有许多生活积累,但写小说太累。回忆我学习汉字的过程,很为有趣;便打开电脑写起这部《手册》。
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汉字经过简化,字形又有了很大变化。我用一些新的思路,把“学习汉字速成法”加以整理,形成了现在的《学习汉字速成手册》。谁知汉字这门学问,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真奇妙。在写作过程中,每天一上电脑,就有欲罢不能之感。我们每天使用汉字,原来它的组合那么有趣.后来我又在书名中加上了“趣味”二字。这不是一本有关“汉字”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注重实用的“手册”。
学习如储蓄,越积累越多,也像张教员说的“滚雪球”,越滚越大。奉献出这本《手册》。中国教师教外国人学汉字也好,外国人自学也好,可以达到:举一反三,学一知十,触类旁通的目的。
这本“手册”的读者对象是:
一,教授外国人学习汉字的中国教师,他们可以把《手册》为教材或辅助教材;
二,有志学习汉字的外国人。他们应该具有的条件是:认识汉字拼音字母.并具有小学一年级的汉字水平;
三,同时也可以作为我国小学教员教孩子们学习汉字的辅助材料;
四,对中国语言文字有兴趣的朋友。我们从一两岁时学习说话,到了幼儿园开始学文字,一辈子时时刻离不开它,哪里知道其中还有那么多趣味呢?你可以不当汉字教师,但你应该知道自己使用汉字汉语中的奥妙。
在构思和编撰《手册》的过程中,曾经先后征求过作家又是文字学家吴越先生的意见。同时也和作家刘齐先生交换过意见。他在美国生活多年,又教过美国朋友学习过汉字、汉语。还有北大教外国人学习汉字汉语的余晓苹老师,汉字学家孙宝镛先生,他们都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