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的尼娜?你又是谁的玛莎?这是我在创作《海鸥》是很想说的一句话。特列普列夫最终发现,自己追忆和作为寄托的情感原来并非自己所想……尼娜永远不会爱他,而玛莎也已成人妇。她不爱他,但并不排斥与他交往;她爱他,但已然将情感埋藏心底。
特列普列夫从未重视过玛莎,只是觉得她烦,把她的爱和关心当成多余。他一心想着与尼娜成为伴侣,在事业上比翼双飞,而不去想着玛莎每天对自己在生活上的照顾。不知道玛莎结婚的时候,特列普列夫在哪里?是去城里追尼娜,还是在房间里抽着烟写着博客……
有人说,男人割舍感情很难,每每说是割舍但总是放不下;女人割舍感情很容易,虽然久久放不下,但一旦放下便毅然决然,不给自己和对方留任何余地。每个男人都是特列普列夫,都在爱与被爱之间徘徊,总是去憧憬难以得到的一份,而忽略身边驻留的一份。每个女人即是尼娜又是玛莎,可以在爱与被爱之间转换,总是在明了一切后醒悟,然后顺从了一份新的生活。
特列普列夫依旧在抽烟,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嗓子,他虽然能够豪爽地接受事实,但又有些恋恋不舍。当一个机会或者火花出现后,他的热情又将被唤醒。他知道自己是错的,但却不能接受,反而沉迷在梦想中难以自拔。
我想,在玛莎结婚时,特列普列夫也会有些心痛吧,哪怕是少许的。但是他为了证明自己、为了用成功追回尼娜、为了新戏上演带来的荣耀而咬牙挺住了。他相信,当自己在舞台上谢幕时,尼娜会重视自己,玛莎会留恋自己,所以他傻乎乎地把精力用在了创作上,美其名曰是“为了艺术牺牲一切”,其实是希望“用艺术来获得一切”。他对于艺术的痴情是不能否认的,但其中又有多少是单纯的热爱呢?
特列普列夫除了戏剧外,几乎什么都不会,他只能靠戏剧来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当理想破灭后,他不得不选择死亡。因为如果不死,那生活也将永远看不到光明。尼娜永远回不到他的身边,玛莎也永远不会再爱他。无论是自己爱的,还是爱自己的,都将远去。如果特列普列夫有很多好朋友,或许会被开导。但很可惜,他的性格让他不可能有很多朋友,只能自己一个人享受自己的痛苦。想不开的话,就死吧。
说真的,我真不想让特列普列夫死去,不想看着他无奈地失去一切,但我改变不了现实,不能够编一个美满的故事去骗人。我曾在博文里写过,如果特列普列夫不死,他会怎样。选择有很多。但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假如他的戏剧和小说都得到了成功,那又会怎样?恐怕尼娜依然不会爱他,恐怕玛莎依然不会像以前那样爱他……所剩下的,只有一些虚名和恭维,那又如何呢?恐怕真是“赢得了天下输了她吧”
ps:休完年假就可以办理手续离职了,一切好像又像刚回国那会一样,重新开始。唯一不同的,就是玛莎走了,尼娜再次拒绝。我不知道当我谢幕的那一天会是什么场景,如果被骂得狗血淋头,那恐怕会笑,笑自己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是错的,一直以来都是无能。但如果受到了鲜花与掌声,那恐怕会哭,哭自己为了这一天的成功失去了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我希望死在舞台上,哪怕伴随的是尼娜的嘲笑和玛莎的叹息。
《海鸥》即将飞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