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涉及理论性与方法性的文字之类的,是经过“浅显易懂”翻译后仅供非职业学员参考。对于专业人士另有专业理论,望勿见笑。
非职业戏剧研修会的三堂课结束了,原本应该几天前就写的东西,被破工作拖了四天……同学们是可爱的,能够在他们身上感觉到对于戏剧的求知与渴望,能够看到戏剧的受众希望。
再次印证,我本人不适合教初级基础课,深深体会到马政红的心情。我不敢说自己是她一样的天才,但却和她一样,不能够担任基础老师,只能是排戏与专业讲解。
在邢剑君老师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教授俄罗斯戏剧的东西时,我很尴尬。因为这些东西最多是作为浅层的内容介绍,对于初学者来说无法深入。我敢说,如果真要讲俄罗斯戏剧的话,相信在中戏多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是不能理解或者与我产生共鸣的,当然,电影学院之类的肯定比例更大的多。不是因为他们理论不够丰富,而是他们的思维已经僵固,且没有在那里的亲身体会。(跑去溜达一趟看两个戏买点纪念品当作学术交流的活动有过,但是根本没有意义,不了解俄罗斯人与俄罗斯民族个性,根本不可能理解俄罗斯戏剧)
开始上课了,有一度我真的很彷徨,感觉有很多东西想教,但是必须要用最简单易懂的词语翻译后才能说出,所说出的内容得不到期待的回馈。我不知道所谓“新鲜”的内容是什么,是体系本身?还是练习方法?斯坦尼也好,梅耶荷德也罢,都不具备速成的能力,都是需要有强大的理论基础以及身体素质才能将其发挥得更加出色。为了让大家体验一下俄罗斯演员的训练强度,我不得不调整了我的计划,将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基础训练,这一点我早已和邢老师以及张好同学声明过:单独一次的这种训练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既然有一些同学希望尝试,那麽就试试看吧。最终,大家基本都累坏了,但所进行的强度仅仅是俄罗斯学生的五分之一,甚至不到。
所进行的训练非常简单,其实就是梅耶荷德的“有机造型术”训练的第一个基础练习——语言与肢体的协调。个人对于身体每个关节的控制与对声音气息的控制必须协调,通过大运动量练习而保证不会因各种原因而产生偏差。个人身体与语言的协调后,就是双人或者多人交流间的身体与语言的协调,当然,这一步尚未开始,已经结束了——大家的身体承受不了了。看着大家的疲惫,我还能说什么呢?
“想象、合理、外化”是本次课我提出的三个重点词语,这是针对塑造人物而言的。当然,仅仅靠这三点太过于笼统,其中每一项也都不是几个小时能够讲清楚的,至少我连多举几个例子的时间都没有……
“想象”——大胆打开想象力,将人物的外型、背景、性格等方面在思维中成型,不怕多,只怕自己局限自己。
“合理”——把想象的内容罗列,进行合理与筛选,告诉自己什么是可能性最强的,留下,其余的备选或者删除。
“外化”——虽然一般在外化前都会加上体验,但我此次更强调的是外化,虽然并未得到很好实施,但我必须声明:没有外化的体验没有任何意义,外部与内部必须是同步进行的,不能“先思考后动作”。对于外化,需要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对于合理后的想象进行实体化,同时依然要合理。
当外化后就是呈现,呈现也没有绝对意义的对错,只有是否合理。个体与共体的关系必须分清,切忌不要以“某某人就这样”为由,而是要以“某某性格、某某经历的人有可能这样”来做。
自我想象、自我合理、自我外化——之后就是观众肯定合理、观众产生想象、观众认可外化。这就属于是更高一层的内容了,暂时讲了也没用。
很遗憾,行动、矛盾冲突、转折之类的内容没有时间讲了,当然,能做到上述几点相信就很不容易了。在三次课中,最少的是“外化”部分,实在是感到很为难……
“我不指望你们能够通过三次课学到更多的表演技巧,能够自信地站在舞台上,注意力集中,不扫台,不笑场,把意图完整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这要求看似很低,但实则并不容易做到)。你们能够在未来自己的工作中可以大胆展示自己,能够参加公司的一些节目活动对你们来说是实际帮助最大的,对于看戏,希望能够在看的同时,多写一些自己的感受,不需要有任何的目的,只是记录戏的同时记录自己此时的心情与思考。人人可以成为评论家,除了敏锐的感觉、专业的知识、以及相对成熟的笔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不断地积累与记录。
希望有一天,我能够为你们开设“契诃夫作品舞台创作讲座”“俄罗斯现代戏剧发展”“解读斯坦尼与梅耶荷德”“俄罗斯戏剧表演实践”等课程,但是前提是你们需要有一定的功底,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表演训练,以及文学底蕴。或者,在大家养成写作记录的习惯后,我们可以组织“戏剧批评研讨”“如何写剧评”“一年戏剧点评”等活动。我随时恭候,希望大家多多积累。”
以上就是我最后想对大家说的话,希望你们能够继续支持戏剧、热爱戏剧、了解戏剧!Good luck!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