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文章,严禁任何媒体和个人转载,违者必究!
连着去交通台《车友音乐时空之走进剧院》做了两次嘉宾,结果发现主持人刘月原来是齐奇的同学。依稀记得当年刘月的样子,现在一看变化简直难以想象……
做节目之余闲聊,关于生活关于工作等等,这才引出了这篇文字的创作本意。昨天又和北青报的伦爷一起吃饭畅谈,更是让我对现在的生活形态颇为感慨。
其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需要每天早出晚归地上班,不需要在办公室里听领导的呵斥,有很强的自由度,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工资谈不上高,但收入却也不低,与诸多名人明星有着特殊的关系,往往还会被他们所“求”。这就是所谓的“无冕之王”——媒体。或者说是媒体的一线工作者。记者、主持人等等,特别是文化娱乐方面的。(所指为正规采访队伍,非狗仔队)
在外人眼里,这样的职业是难得的,不用坐班还能收入不菲,走到哪里都会有人逢迎,大笔一挥时常能天翻地覆。这种成就感和优越感仿佛是一线媒体的独家特权,特别是当名人明星们需要宣传的时候,这种特权越能够被发挥至极致。
作为上述人物其中的一员,我一直不把自己归纳为娱乐记者的行业,总告诉自己是一个“文化人”。虽然美其名曰是“负责戏剧演出与重大事件”的记者,但一些烂活该跑也得跑,这是工作,没那么多挑三拣四。有的时候真是干的很烦,特别是做那些不愿意做的工作。记得在去年的“北京放映”活动上,一群记者围追堵截导演陆川,希望他能够谈《南京南京》临时取消开机的事件。结果越是追,陆川越是躲,看着其身边人员如躲避害虫一样地把陆川从众位同行中拉出来扬长而去,我不禁第一次骂出了声:“你装他妈什么,不是为了工作谁爱理你!”当时我距离陆川较远,不知道他听到没有,那天是我生日,这也算是我一年来说的最痛快的一句话了。其实并不针对的是陆川,也充分体谅他的苦衷,只是一种长久以来的憋屈得到了一种短暂的释放。
扯得有点远了,只是觉得通过这件事来说明我对生活现状的无奈。和朋友们聊天也充分感觉到,做媒体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虽然似乎很清闲,虽然似乎走到哪里都有人逢迎,虽然时常有点车马费收入,虽然时常可以发挥才智让名人明星们下不来台,但是我不快乐,很多人都不快乐。
我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找不到目标,缺乏挑战。大多数时间里,我在重复做相同的事情:参加发布会、群访、专访、拍照、写稿。而且80%以上的采访都是在为主办方宣传新片、新歌、新戏、新艺人。其余的15%左右是明星自我炒作后的追踪报道,最后5%是谁生孩子谁死人谁的隐私被曝光。
可以说,除了评论之外,我所写的稿子几乎不需要费太多脑子。一般的发布会稿子15分钟就可以搞定,而且绝不抄袭通稿。专访的稿子稍微花点力气,有个40分钟也就完事了。最多一次的时间是独家采汤唯,当时打电话聊了40分钟,写了1个小时,算是创造了记录了。然而,我在博客写的文章每一篇最少都要写1小时,而我在北青报副刊发表的剧评则最少要3小时以上才敢给编辑看。
如果说我不费脑子写稿是不敬业的话,那是不准确的。因为的确缺乏难度,即使在努力挖掘新闻点和新角度的情况下,依然没什么难度。说实在的,现在的主办方实在是不希望记者们找事,最好统一发通稿大夸特夸才好,写多了往往还会带来负面影响。还有某些主办方更是刻意表现自己“财大气粗”,给了记者车马费后,无论稿件好坏是否有价值都必须发,而且得有好位置。记者犹如被定价买下一样,哪怕是炒作新闻或者是假新闻都得穷追不舍,理直气壮地摆出一副“拿人家手短”的架势。我很庆幸,这种事情只遇到过几次,最后据理力争坚持了新闻原则,但是又有多少同行每天遇到类似情况呢?记者不是货物,不是能够随便定价的商品。虽然也有不少人不顾新闻报道原则并卖笔捉刀、以炒作为生,但我身边关系不错的同行们,还都不是此中人选。
这样的生活快乐吗?我很无奈,特别是被别人称为“不通情理”“不明世故”的时候。看着那些靠讨车马费生活的同行们我表示同情,看着那些冒名顶替的假记者们骗取酬劳时我表示厌恶,看着那些坚持原则不为利益放弃尊严的朋友们我表示敬佩。记得之前菲菲和我笑谈说:“咱们俩要是在国外,肯定能爆出个水门事件来!”我想说,做记者不一定非要去弄政治和社闻,揭示真相也不一定非要舍生忘死,也不一定非要去弄个水门名扬天下,在任何一个方面,优秀的记者都可以坚持原则。
面对关系、面对诱惑、面对压力、面对真相,一个记者其实所承受的真的不少,每个人都需要生存,文化娱乐记者也仅仅是一种工作形式而已。这种工作也是一种青春饭,总有一天自己会跑不动了,那麽下面该去做什么呢?归宿在哪里?
我坚信,总有一天我能够回到戏剧舞台上去,但在此之前我会先做好一个称职的记者。为戏剧、为真实而努力。虽然生活不快乐,但也只能强颜欢笑,因为个人无力改变现实。想想自己在过去一年半之中所做过的重大采访,所采的名人明星艺术家们也有几百个了,其中不乏章子怡、汤唯、姜文、朗朗等国际大腕,也不乏郭德纲代言门、马季侯耀文陈晓旭沈殿霞文兴宇去世等一些热点事件。也算是有一些成就感吧,毕竟我曾做到了一些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情,这也算是唯一的欣慰了吧。当然,还有我一直以来保持纯洁的戏剧演出采访与报道:人艺、国话、大剧院等等演出。我的原则是:可以不说话,但是不会说假话……
我想,我不是一个人,还有很多同行和朋友与我一样在“不快乐”与“成就感”之间徘徊,也祝愿他们一切都好,工作能够顺利。文化娱乐界的记者也并非不能造就伟大,记者的伟大并不在于取得了多大的成绩,而是在于他的内心是否能够抵制诱惑,是否能够坚持原则与真相。
这就够了。
以此篇文字纪念今天,2008年3月12日,我在从事采访工作18个月后正式转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