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文中所指的“红地毯明星”不是刘力扬,而是另外其人,请不要搞错!相关内容可去网上搜索~
“明星红地毯”不是新鲜事了,无非是在一些活动前为了制造声势而举行的登场签字亮相仪式。所谓的明星,无非是与该活动主办方或其中某个演员关系较好的艺人:腕儿大点的犹如恩赐一样前来卖个人情;腕儿小点的为保持自己媒体曝光度,来露个脸以便不让人们遗忘;至于许多基本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艺人,都以能参加此类活动为荣,巴不得被闪光灯晃一下眼,在背板上签个名证明自己是个艺人,暂时充当一会儿明星。
一群“明星”我竟然只能叫出3个人名!失职!!
昨日前往观看硕老师的商业处女作《奉旨越狱》首演,眼看从天桥剧场内到广场台阶下,一条长长的红地毯等待着前来捧场的明星们。许多粉丝们被组织起来在风里呐喊,但他们手捧牌子上的人名,我却实在想不起来是哪位明星。
红地毯开始了,一群打扮得颇为“明星”的人前后脚来到背板前,刻意多作停留以便寻求记者们的采访。可以说,未出名之前的明星是最“随和”的,几乎是有问必答,甚至是不问都抢着说。这种红地毯的阵势,我起码经历过几十次,以这一次最为“陌生”:全场“红地毯明星”我作为记者能叫出名字的不超过3人,其中最大牌的也就是刘力扬。不知道是我工作失职,还是这些“明星”平日里实在是太“低调”。
某些艺人不要借批评来炒作自己
我最讨厌的是借助别人的活动给自己做秀的艺人。明明是看别人的戏,光捧场仿佛不能满足某些明星的需求,哪怕是客气两句都没有,非要找点问题出来以显示自己的成绩。某些“明星”还在演出之后通过自己的关系在媒体发稿,把自己的演艺近况先吹嘘一顿,最后再刻意否定下别人,说些“放不开,没有演出经验之类”的评价。
废话,这些用你说?!不怕点名,该稿子中被批评的就是参加当晚首演的女一号张亚飞。实话实说,张亚飞的确没有舞台剧演出经验,但所谓“放开放不开”的结论从哪里来?从这位艺人的感觉来吗?有何依据?如果这是某位话剧界的老艺术家说出来的话那可以,人家是权威。如果说是某位资深舞台演员说的也没有问题,人家有经验。作为一个根本没演过话剧,甚至没接受过专业话剧训练的艺人凭什么这样去评价一个同样也没有经验的艺人?
话说到这里,恐怕很多人不同意,为什么呢?因为每个观众都有自己评论的权力,无论是否专业,只要看戏就有权评论。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所需要看的是这个艺人评论的目的!究竟是在评这个戏这个演员,还是在借此宣传自己抬高自身档次。现在的新闻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腕儿大的名角们要夸一个人,那就能当标题;腕儿小点的就只能靠否定来增强新闻点,否则媒体根本不给你推。因此,如上文所写,一篇“看似否定张亚飞,实则炒作自己”的稿子出现了,并在媒体上大肆登挂,明明题目说是《奉旨越狱》,但其中图片却是这位“红地毯明星”的豪华皮草玉照,其用心昭然若揭。
我对张亚飞表演的评价
最后说几句张亚飞的表演吧。对于张亚飞的表演我基本满意。理由如下:
首先,张亚飞虽然使用了麦克风,但台词绝大部分都能让观众听清;
其次,在重点段落中表演得当,把该表现的包袱表现了出来,对于导演的要求基本完成;
第三,与其他所谓专业演员相比,张亚飞的表演差距并不明显;
第四,同场还有其他没有舞台剧经验的艺人,张亚飞的表现要胜于其他人。
当然,要说张亚飞的缺点,那也是随口就能说出:形体不过关、表演不到位、行动性不明确等等都有涉及。但我必须强调,在《奉旨越狱》排练期间,我不止一次看过张亚飞的表演,每一次看都能看到进步。作为一个选秀艺人,能够泡在排练场虚心学习排练,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已经是十分难得,因此才获得了该剧导演组的认可。
我相信硕老师对于张亚飞的肯定,更相信我自己眼睛里所看到的排练的进步过程,以及舞台上所呈现的结果!如果有对我的评价不满者,可随时给我留言,我告诉你我评价的出处和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