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档案》节选之六:《鬼子来了》

标签:
影评鬼子来了姜文禁片娱乐 |
分类: 中国影视档案2000-2011 |
[《鬼子来了》]
四五年才拍一部戏的姜文,顶着白手巾一头扎到唐山老家,拍出了《鬼子来了》。在片中,姜文用粗砺的黑白影像和密集的方言对白,一举颠覆多年来对那段历史的主流叙述基调,在人的本能与愚昧里,用奇妙的黑色幽默洞见了战争的荒谬与残忍;也让这份洞见,跨越了画面上那个战争故事的一时一地,成为一则令人难忘的寓言。而姜文扮演的马大三人头落地,世间一片血色。《鬼子来了》之后,我们再没见过那么激烈出色的表演,我们再没见过那么张扬决绝的电影。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鬼子”却老是来不到观众面前。有位影迷在若干年后看到此片,才知道“原来不是国内没有好电影,而是好电影总是被禁了。”
2000年4月,姜文未通过审查却私自将该片送往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参赛,国家电影局要求3家制作公司从戛纳电影节上撤回该影片,没想到该片却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高奖评委会大奖。
后来,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里这样写到:“审委会认为:影片没有严格按照电影局《关于合拍片<鬼子来了>立项的批复》(电字[1998]第302号)中的意见修改剧本,并在没有报送备案剧本的情况下擅自拍摄,同时又擅自增加多处台词和情节,致使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唯一一个敢于痛骂和反抗日军的还是个招村民讨嫌的疯子),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不仅没有充分暴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反而突出渲染了日本侵略者耀武扬威的猖獗气势,由此导致影片的基本立意出现严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