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集智备课与教研说课”

(2021-03-04 06:06:23)
标签:

梁恕俭

春耕一号

首师大附属昌财学校

学习心得

集智备课与教研说课

分类: 璎轩学校
关于“集智备课与教研说课”

浅谈梁恕俭专家讲座《集智备课与教研说课》

首师大附属昌财实验小学  刘焕

  2月24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昌财实验学村“春耕一号”培训持续进行虽然是第三天,但每个参与的领导和老师依然精神饱满,这几天来的培训让我们收获颇多。

  首先,是我们学员的分享环节,感情丰富,畅所欲言,气氛不亚于辩论赛,更像是一场演讲,谈个人,谈集体,谈感受,谈经验,谈发展,谈未来。

  接着,学习了梁恕俭老师的说课教学,很受启发,我想抓住梁老师所说的这么几点——以后对我们如何来评价一个老师的说课质量,说课得分有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竞赛中如果作为一个参赛选手或者作为一个评委,我们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再也不会说课说不到点子上,评课评不到位。首先我们可以抓住“说课”的内容来说课或评课

  1.抓住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对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的理解、分析是否正确。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明确、具体、恰当、全面。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实际,能否分清主次,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2.抓住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合理、实用与有效,是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能否做到教学方法运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保证学生正确领会和系统掌握教材而不致造成混乱和歪曲。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们自主自愿地学习,积极有效地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所应有的作用。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会效仿、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性思维,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方法与策略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3.抓住教学程序是否科学,能否达到或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授课内容是否科学,是否将三维教学目标和谐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结构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是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了学生思趣。教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有利于学生活动,学法的指导是否得当。

  总之,好的说课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说课者又较新的教育观念,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并有效地进行处理,能合理地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采取的教学策略手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说课应该逻辑性强,调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还能够体现说课者较强的取舍、组织、处理能力,知识面广,对所述问题有独特的见解等等。俗话说“常学常新”,我想今后我们会更加有针对性的搞好说课,也引用我们水建校长常激励我们的话:磨刀不误砍柴工。愿我们打有准备的

  在最后,由淑晶校长的发言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校长引用了一段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最好与最坏,智慧与愚蠢,信仰与怀疑,光明与黑暗,希望与失望等等体现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对于此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心态很重要,由校长对于教学和人生方面给我们很多引导和帮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情怀,有理想,也执行着董事长的“任务”,记得校长曾说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多和正能量的人接触,这样你才能变美。随着年龄才知道美是潜移默化的,相由心生。语言很平常,细品就颇有味。

  这次培训不是结束,对于学期初和对于人生都是个好的开端,有智者引路,我们就去储备,吸收经验,转为自己的特色教育,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个开心的人!

  

  相关链接:首师附昌财学村春耕一号学习心得  梁恕俭:教育可以如此美好(一)

       梁恕俭:教育可以如此美好(二)   梁恕俭:教育可以如此美好(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