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恕俭:教育可以如此美好(一)

(2021-02-28 21:57:42)
标签:

梁恕俭

首师大附属昌财学校

高效课堂

春耕一号

学习感悟

分类: 璎轩学校
梁恕俭:教育可以如此美好(一)

刘阿兰:教育可以如此美好

——听梁恕俭老师讲座有感

  “我是一匹来自聊斋的狼两天没吃,眼发绿光……”在一首借齐秦的《狼》改编的歌曲中,梁老师声情并茂地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的一句话:“不管是语文学科,还是其他学科,学习都不是物理的位移,而是化学的反应,教师的角色不能是知识的搬运工,而应做生成的催化剂。”

  如何让课堂更加高效?梁老师通过好多具体课例从“转变观念、教师定位、小组建设、导学预设、放大展示、加强创新、挖掘趣味、以评促争”八个方面,为我们梳理了高效课堂的路径。这些课例创新地以诗的形式将学习内容融汇其中,围绕小组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群学、展示、质疑中生成,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也让老师们领略到了创生课堂的独特魅力。

  一首首歌曲让我们意犹未尽,一个个生动的课例让我们感悟颇深。原来,教育可以如此美好!“为活着而工作,还是为工作而活着,是职业幸福的分水岭。”“追梦的教师永远有事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所有付出都是享受。”让我们像梁老师那样,敢于追梦,不断提升自己,在带给学生美好课堂的同时,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

黄永发:在诗歌中陶醉

  上午聆听梁恕俭老师的精彩讲座,在诗意中遨游,在歌声中沉醉,流连忘返,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梁老师的诗歌,给了我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方式,不一样的上课方式,新颖而充满活力的课堂,不会使人感到疲惫与厌倦。在诗词中对比学习,鲜明而有新意,在歌曲中背诵串读课文,不觉枯燥无味。

  下午的课堂,虽然仅有四十几分钟的讲授,一样动人心弦。梁老师主要围绕下午的活动进行讲解和布置。准备环节,六个小组36名组员精心备课,尽自己所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小组更加完美。准备时间悄然过去,来到了各组展示时间,各组各展所长,围绕着组名、组徽、成员、目标、口号和组歌进行了一番比拼,各组轮流评价,课堂中不时传出听课老师阵阵掌声和笑声,别具一番。各组成员为了拿到更高的分值,你争我抢的回答问题,让课堂氛围更加高涨。这让我感触颇深,以往的教学,教师一味的灌输,学生只有接收的权利,每节课都如死水一般波澜不惊,哪想到今天的这堂课充满着竞争,充满着欢声笑语。

  课堂本来就应该属于学生,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我觉得体育课虽不能将这样的课堂完美的融入进去,但依然有部分方式可以借鉴引用,盘活课堂,让学生能快乐的去学习。2021年2月22日

陈珊珊:感谢梁老师的倾囊相授

  听了梁老师的讲座《教师职业幸福从何而来》——梁老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介绍了教学四境界,为师四境界和学习四境界。我审视了自己,我就只是把为师当成职业来对待,所以看到梁老师那篇洋洋洒洒的《教师职业倦怠》,感觉句句都像一把利剑无情地戳向自己。我知道必须调整心态,努力把它当成一份事业去奋斗。我们不要做知识的搬运工,要做知识生成的催化剂。

陈晓萍:饕餮盛宴

  如果说上午的讲座与活动是开胃菜,那下午的课堂体验便是主餐。在讲座中,梁老师围绕“课堂如何更高效”展开讲授,从如何学到怎样学,梁老师认为高效的课堂需要转变观念、教师定位、小组建设、导学预设、放大展示、加强创新、挖掘趣味、以评促争。在每一点上,梁老师都进行细致的分析,使我们茅塞顿开。

  黄婉玲:总之,听了梁恕俭教授别开生面,生动有趣的报告,让我从中明白了语文教学的方向,解开心中很多的迷惑,收获颇多。

  

梁恕俭:教育可以如此美好(一)
潘秀玲:真正感受到了职业幸福

  春耕一号培训启动仪式上,第一次见到梁恕俭老师,对讲座的第一猜想,应该是一个文质彬彬的老师讲着枯燥无味的教育理念……开场的那首《昌财期待你》(借《北京欢迎您》的谱),梁老师气沉丹田的歌喉,瞬间让人眼前一亮,就把我慢慢地带入他的讲座《职业幸福从何而来》。

  在外界人眼里,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有着两三个月的寒暑假假期,有着双休日和各种节假日……是的,没错,这是一种表面的幸福。让我们真正感受到职业幸福是当我们看到所执教的孩子一步步获得新知识,学以致用获得的成就感。既然选择了教师,就爱这个职业,努力工作,快乐工作,创造性工作,让课堂充满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快乐。 

  下午梁老师先讲了《合作学习如此美好》,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梁老师用他这几年教育培训中执教的语文课例,诠释了对语文的理解,独到又深刻,扣人心弦。语文=理解+表达+文化,学习=发现+转化+生成。善于将课文分成6部分学习,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去启发,让学生主动发现,自主学习。最后都能用梁老师个人特色的“每日一诗”唱出来,学以致用,又活跃课堂。

潘秀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月23 日主要内容是梁老师的《课堂如何高效》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变革》讲座。对照自己平时的教学,发现自己也存在着梁老师说到的问题。学习四境界,看似简单,却难于活用于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只追求“学会”,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没能深入到“乐学”“创学”。讲座中一句:学从疑处始,得自问中来,我深受触动,学问学问,不学不问,怎能获得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后教学工作中会更加注意自己的教学问题,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不仅会学,还会用,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后以梁老师的一首诗共勉。

  持之以恒(梁恕俭)

  舞台精彩三分钟,幕后常需数载功。

  不历书斋十年冷,哪有美名一夜成。

吴文辉:羡慕梁老师的享受课堂

  今天,我们听了梁老师的两场讲座。在此期间,梁老师既吟诗,又唱歌,让我感受到他的才华横溢。其实梁老师最初也是一个一线的普通教师,是他对事业的坚持造就了现在的成就——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通过此次学习,我知道了教学为师的四境界:忍受、接受、感受、享受。我要努力成长,争取早日达到“享受”这个境界。享受境界就是创学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学起来轻松而又愉悦,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学习是适应目前教育的好方法。合作学习是一种能调动每一位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互帮互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给每组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而不需要过多的去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已经发挥了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感触会比平时讲授法的课堂更加深,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今后,我将努力的把合作学习带入我的课堂,让课堂变得更高效!

潘碧莲:听梁恕俭《职业幸福从何而来》有感

  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而平凡的过着,凭着良心做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这次听了梁老师的课,让我一直思考。听了梁恕俭老师的讲座时,我的心结打开了。

  摘抄梁老师的文字:

  我之所以喜欢教师职业,就因为你要面对的人群是孩子,是天真烂漫清纯仗义的孩子,而不像其他行业,要么陪伴冰冷单调的机器,要么面对陌生怪异的成人。但人总是要有追求的,总得有兴趣来消耗自己的精力,总得有寄托来梦圆虚拟的理想,这就是教师的个性。追求什么?在踏进教育行业时就应该弄清楚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冲着金钱而来,建议你早寻他路;如果你想获得什么样的地位,也不要在三尺讲台上浪费时间。教师就是个良心活,良心就是一种思想,就是一种坚守。人的生活分两方面,一是物质,一是精神。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物质的恒量与狭隘,而教师在精神生活上则有无与伦比的开拓空间。与学生比,我们的知识是多么富有;有同事比,特立独行的“求真”又是多么的潇洒;与教干比,咱不用“摧眉折腰”也多了一份从容。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需教师本身是一个“大写的人”,怎样大写呢?求真务实,遵循科学规律,不唯上,不媚俗,对学生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自己的名声负责。 

  不知你读后有何感悟?我是非常认同梁老师的观点的,同时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幸福就来自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期待,对那“大写的人” 字的理解。求真务实,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的起自己的良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幸福就会在那里向你招手,就这么简单。

苏秀梅:摆脱倦怠,享受职业幸福

  说真的,我就是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走进教室,走近学生的。从教25年了,对课堂、对学生依然热爱。但是有时候课上着上着,却感觉累了。以为是老了,今天才明白:是职业倦怠了。不过,今天的集训却让我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更深了。

  梁老师的“教师职业幸福从何而来”让我顿悟。梁老师讲座中提到的“教学四境界”——忍受(学会)、接受(会学)、感受(乐学)、享受(创学)。这是值得我深思的。一直以来,我都在逼迫学生接受我要求他们学会的知识,却忽略了教给他们会学的本领,剥夺了学生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难怪我会感到教学越来越没有动力。

  梁老师的讲座不仅让我明白了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还让我明白了作为老师,至少应该把“教师”当成事业来做,而不能单纯地把它作为职业来对待。这样才是为人师者。也只有这样,才不会有职业倦怠感。

  那么“教师的职业幸福从何而来”?乐趣来源于创生。为人师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团队学习中探究、摸索,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乐学。学生愿意学了,会学了,老师的课堂就轻松了,幸福感就来了。

  从下午的小组体验活动中,我再次深切体会到:小组团队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认真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创建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

黄爱姑:你真是一把火

  梁老师在讲座中以笔作舟,以歌为浆,诗意地行走在语文天地中,点燃了老师们的热情职业幸福来源于创学,没有创学就有精彩!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我深深地体验到上午讲座中“职业幸福”的意义,更深切地理解了“创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确,“学到极致是自主”,通过下午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组目标明确,分工具体,主动参与,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心情真的如小学生写作文喜欢用的那句“我的心里比蜜甜”那样。虽然很累,头也痛,但是心却是幸福的!

  “学然后知不足”,同为中师生,我们跟梁老师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字学!丰富的知识储备让梁老师的课堂丰富多彩,但背后的努力却是无数的汗水浸泡的。

 

  新年第一次培训,犹如第一声春雷,惊醒了我那蛰伏许久的学习之心,暗暗告诉自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加油!”

  

  相关链接:首师附昌财学村春耕一号学习心得  拿手好戏:诗意语文与高效课堂

       梦回大唐:一石激起千层浪   梁恕俭:用笔构建诗意幸福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