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2018-01-29 16:38:12)
标签:
测试题教师培训课标教材课程标准中学英语 |
分类: 传媒发表 |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出题人:梁恕俭
时间:60分钟
一、单选( 每题2分,共30分)
1.学生学习外语需要大量的(D )
A.
测试
2.在我国,英语被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C)
A.
必考课程
3.英语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A)
A主体作用
4.在基础英语课程体系中,除了教科书外,还有更加广泛的(C)
A.
联系资料
5.国家英语课程要求开设英语课程的起点是(B)
A.
小学1年级
B.小学3年级
6.国家课程三级管理机制是(A)
A. 教育部、省和地区 B.国家、地方和学校
C.省/自治区、市和县
7.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和(B)
A.输入信息的能力 B.输出信息的能力
C.辨认语言的技巧
8.检验学生语言理解、分析和加工能力的客观标准是(D)
A.
书面语
9.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手段和理解与表达英语的形式是(B)
A.
读写
10.英语课程标准四级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B)
A.
4万词以上
11.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是(C)
12.能够使语言发挥其表意功能和交际功能的是其(B)
13.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B)
C.真实阅读写作能力
14.早期的研究把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C)
15.学校的期中或期末考试是(A)
二、填空:(20分)
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包括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2.《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答案: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
3.《标准》对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
答案: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
4.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等。
答案:认知策略 调控策略 交际策略 资源策略
三、 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
2.基础英语语言知识是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 (错)
4.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从小至单个的词到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都体现出文化内涵。
5.提倡探究式学习是排除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途径。(错)
四、名词解释:(10分)
1.任务型教学
答:任务型教学就是以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2.课程资源
答: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任何材料和物质条件。它包括:可以作为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材料以及使学习和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客观条件和设施。
五、简答:(每题5分,共20分)
1.在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中,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二者的关系时,应该注意哪几点?
答: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
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
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的特点,正确把握语言基础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结合英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
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3.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
对学生的平评价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答:一、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二、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三、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四、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六、论述题(10分)
依据《标准》,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哪些内容?
答: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