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目峰高苕水寒,钱王肇迹自临安

(2006-05-16 16:32:18)
分类: 披发而行
可能因为事,也可能因为人。及至我提笔写完临安这一组汉字时,就已经陷入一种私人情感的格调里无法自拔。深入她的腹地之前,有飓风荡起,公路两边的山峦徐徐蔓延。刹那间绿色撑破我的眼帘。一些不知名的山脉绸带般向我缓缓展开。坐在客车里,感觉临安是座正在移动的城池。
  
那一路青黛远逸,极目难追;有清风徐来,洗濯我略显疲乏的躯体。5月3日清晨,因为不放心后面的活动,我没跟随大部队去爬天目山。而是陪同湖州站的联络人提前一步赶向南太湖。史书记载,天目山与黄山同属一脉。我是黄山人。我很清楚一些旅游胜地的本来面目。黄山对我而言,不过是个石头山,只是因为一些文人墨客的不朽诗句而扬名。就如同一个酒鬼,面对一碗价值两元的当地粮食酒,另外一盎司价值千元的外国洋酒;就如同一杆烟枪,面对一条普通香烟,另外一支极品软中华。
 

  
再后来流氓燕在南太湖的一篇讲辞里谈到桃花潭,甚至还傻呼呼地背诵了一遍李白的那首赠汪伦。当时我就忍不住和身边的朴素谈起所谓桃花潭。说当年安徽有位广告奇才叫汪伦,为了诳得当时的明星大腕李白为其家乡桃花潭免费做广告,便在写给李白的信中如此行笔:我们家乡桃花潭不仅水深千尺,而且潭畔还有十里桃花,万家酒铺。这些说辞弄得李白心动不已,飘然前往。及至身临其境,才发现桃花潭不过是条平常小河,最深处不过两三米,十里外才有三两株桃花,桃树旁边,恰好有户万姓人家开了一个小小酒铺而已。为此李白很是懊恼,却又不便当场发作。只好为其委婉赋诗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那诗的本来意思是说,大家想知道我和这个名叫汪伦的人交情怎样的话,很简单,去桃花潭看看便知。李白写赠汪伦的本意是想揭发和讽刺汪伦这个人的不切实际,不曾想,却为后来的旅游胜地桃花潭招引去无数的游客。以此类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去不看岳”这话的深刻含义。诗者本身极有可能是想说明:五岳和黄山实在很不好玩,也很难爬,同学们去过了这么几个山岳以后,千万别再去爬其他山,游其他岳去自找苦吃了。很可惜它的实际意义,却也不幸落入了李白那首赠汪伦的臼巢里。
  
有关临安,早在我的少年时代,就已触摸到它的光彩。四月饮马,南下临安,途中我已猜测过它的万千风姿——这一切,都因为《水浒传》里有场颇为激烈的战事,被施耐庵那厮称之为:玉麒麟大战昱岭关。那一战里的梁山好汉受到北宋王朝当权奸逆的唆使,挑战另外一拨南方英雄,悲壮激烈,各有死伤。
 
http://img1.tianyablog.com/photo/2006/4/30/1514486_54053.jpg
  
写临安无法不提及钱王。这是临安城里的每个人说起来都可以没完没了的一个人。一个叱咤风云的古代男人。据说是他的纳土归宋,才使得历史对钱家保留住了一席之地。当然,我们今天所见的很多历史的前身,保不准也经过了许多朝代的修改。
  
多少年已经过去。现在我们无从得知这个名叫钱镠的古代男人的心迹。只能挤在游人如织的他的陵墓前,去听导游们的解说。所有的叙述和解说都有可能落地生根。所有的忠臣良相,宦官奸逆,都能享受到后人的任意解说。据说前段时间央视《施琅大将军》的隆重播出之后,网上很快有人写出来一批相对恶搞的建议与申请,强烈要求央视乘热打铁,连续播出《爱国王爷吴三桂》、《汪精卫:中日和平的先行者》和《南宋王朝的顶梁柱:秦桧先生》。
  
在历史的长河里,钱王,乃至无数位类似钱王的人,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显得昏暗模糊,扑朔迷离而难以确定。假如没有现代人按图索骥的猜测和解说,没有任何人造的景物参照,没有后人对他们充满想象的勾勒,我认为,每一位抵达钱王陵的游客,都不可能断定导游们嘴里的钱王,到底是个怎样英武的古代男人。而他本人,却也只能变成一座雕塑站在自己的陵墓前,眼神固定地打量起每一位匆忙走过的现代游客。
 
http://img1.tianyablog.com/photo/2006/4/30/1514479_54053.jpg
  
挥别临安的那个下午,天气潮湿。我身边的座位上,仰坐着一位异常疲惫的中年民工。车窗外的雨雾笼罩起整个临安城。依旧繁华的街道上,情侣们可以因此而靠得更近。满足与幸福荡漾在他们的脸盘和周围,景象如画。短短几天,我的朋友,我的兄弟,我的心境,我的临安。都从我的视线里渐行渐远,就如同很多年未曾谋面的兄弟,还来不及有更多交流,却已经擦肩而过。
  
只是不管怎样,临安城,我也总算来过一回,让少年时代的想像在清风里游走了一遍,不管上没上过天目山。毕竟精神上也与众多的梁山好汉们会合了一次。尽管留有些许的遗憾,但在我的记忆与内心里,却也悄然写过:中国临安,2006,恭家小兵,到此一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