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经心得(3)
(2013-08-10 09:30:15)
标签:
金刚金佛经纪英男文化 |
分类: 分享发现 |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摘自金刚经
早晨看到一条新闻,事件发生在一家机场,有五个人买了头等舱的机票,因为检票口到飞机有一段距离,需要乘机场大巴过去。这五个人向机场提出,要派专车送他们过去。机场没有照办,他们就不上飞机。后来到了起飞时间,飞机进入起飞状态,这五个人就去抱住飞机的轮子,不让飞机起飞。直到警察来把他们带走,事情才告一段落。
这五个人就是有我相。他们坐飞机要坐头等舱。连上飞机也要求专车接送。不愿意跟那些做经济舱的乘客为伍。一定要享受特殊的待遇。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比较那些普通乘客,他们是上等人。
实际新闻在网上发布后,可以看到大量网民对这五个人的评价,这些评价,跟这五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中,有很多网民直接把这五个人定位成五头猪。
想想看,这五个要专车登机的头等舱乘客,他们绝对想不到,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是,居然是猪。他们肯定认为自己是不同凡响的人。是高品位的、高档次的人,甚至是人类中的精英。跟猪,不能相提并论吧?
但是网民们很直接,就是判断他们是猪。为什么是猪呢?因为猪很愚蠢。网民实际是觉得他们很愚蠢。他们做的事情很荒唐也很可笑。问题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因为他们太把自己当成一个人物了。实际就是太执著于我相了。结果,他们就会在做出愚蠢的举动时,自己都不知道。
类似的错误我也犯过。而且,犯过无数次。此时此刻,我终于了解到,如果要学到佛法的精髓,大概就是这三个字:无我相。
说穿了,就是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当我把自己看成一个伟大的人物的时候,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一头猪。也就是说,我不一定真的是那个伟大的人物,那只是我的一个错觉,我只是被自己的错觉骗了。
佛与众生,究竟有多大区别?很简单,佛,无我相。众生,有我相。
也就是说,要达到佛的境界,首先要无我相。但是,真正操作起来,确实是难上加难的。
很久以前,听说圣经里有一句话: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当时觉得不可思议。右脸被人打了一句耳光,再把左脸转过来给他打?这耶稣,究竟在教人干什么?做奴才?
这句话我至少用了20年,才有点懂了。右脸被人打了一记,再把做脸转过去给人打。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甚至想都不愿想的。你打我一记耳光,我就还你一记耳光,甚至两记耳光!一般的人都是这样想的。
实际耶稣是在教大家一个训练的方法。通过训练这个方法,来破除自己的我相。
有一次,我跟同事老何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勇敢的人?他说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我举了一个例子,说:假如我突然给你两记耳光,你怎么办?
他说:我会打你十记耳光,甚至一百记耳光,我连死都不怕,一定跟你拼到底,这就叫勇敢。
然后,他又问我:要是我突然打你两记耳光呢?
我就想起了耶稣说的话,说:打了就打了,反正我不还手。
他说:你个神经病,一副奴才相,没骨头的种,你还是个男人吗?连打你两记耳光都不敢还手?
我说:连被打了两记耳光都敢不还手,这还不算勇敢?
他说:看来我们不是一路人,你就是一个怕死鬼。
我笑笑。实际当时我的把握也不大。他真要打我两记耳光,我会什么反应?我没有测试过。这是实话。但我已经知道有人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耶稣,他讲这句话,应该是体验过。后来他被人钉在十字架上,也没有露出什么痛苦相,而是很平和。那些忙着要钉死他的人,大概不会想到,耶稣是在利用他们,测试一下自己是否有我相。结果那帮人忙活了大半天,耶稣发现自己是可以得100分的。
耶稣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什么表情很平和?因为他心安。就算落到这样的境地,他的心还是安宁的。也就是说,他一直生活在幸福的状态。唯有心安的人,才有机会体验到永恒的幸福。而一个心不安的人,就算偶尔得到片刻的幸福,一转眼就失去了。
所以,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什么?是得到一种叫心安的境界。不学习佛法呢?可能心不安。比如那几个拦飞机的人,他为什么要坐头等舱而不坐经济舱?坐经济舱心不安。人家乘机场大巴登机他们为什么要坐专车登机?坐机场大巴心不安。要是心是安的,坐马车也很幸福啊。
心安的人,不需要到外面去寻找幸福。心不安的人,需要找到外面的某样东西,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还有钱财、房子、车、名誉、地位等等,需要找到这些东西才能幸福,找不到或者找到了又失去了,就会痛苦得死去活来。心安的人发现原来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载体,身体里面到处都是幸福。根本不用到外面去找。
而如何到达心安的境界?慧可问达摩:如何安心?须菩提问佛陀:云何降伏其心?
佛陀说:无我相。
如果我把自己当成透明的、空无的,没有任何形相。那么,我也不会把别人的形相当成真的。如果我觉得某个人是好人,我必定是先有自己的形相,然后认为这人对我有利。如果我觉得某个人是坏人,我也必定是先有自己的形相,然后认为这个人会对我不利。
为了解释什么叫无我相,佛陀在金刚经中讲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世,他在一个山洞里修行,专门训练忍辱,给自己一个名号叫忍辱仙人。修行期间遇到了一个歌利王的人,大概对修行的人天生有敌意,就拿把刀把忍辱仙人杀害了。为了证明这个修行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歌利王没有直接一刀杀死他,而是把他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把他节节肢解而死。
那个忍辱仙人就这样被歌利王杀掉了。他跟后来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有相似的表现。就是整个过程始终是平和与宁静的。实际他可能就是在测试一下,是否无我相?把自己当成透明的、空无的?
如果把自己当成透明的、空无的,那么,那个歌利王忙活了大半天,原来是在肢解一团空气。而那个忍辱仙人,无疑体验到非常痛苦的经历,但是尽管非常痛苦,他的心是安的。他没有半点嗔恨那个伤害他的歌利王,反而是在感激歌利王,那么辛苦地帮他完成一个测试。
他甚至在想,我的身体如此的痛苦,而我的内心是如此的幸福。而这个歌利王,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残忍的方式杀害我呢?肯定是他的内心非常痛苦,非常不安,一定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如果我以后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我内心的幸福分享给这个人,让他和我体验到同样的幸福。如果他跟我一样幸福,就可以好好享受这份幸福,那他怎么还会想到杀人呢?
杀人是因为内心不安、内心痛苦。一个内心幸福的人不会去杀人,只会去歌唱。
我们看到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杀人。但是没有一个人,是因为内心充满幸福、愉悦、平和、宁静,然后咬牙切齿地去杀人,或者去跟人争斗。
而如果要让内心充满幸福、愉悦、平和、宁静,可以阅读佛经。里面有很多方法。我觉得最受用的是三个字:无我相。后面还有: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是在达到无我相之后,自动达成的。关键还是训练如何做到无我相。
总结我以前所有跟人发生的过冲突和争斗,无非就是一个原因:他们侵犯了我的利益。我嗔恨过的人,无非也就是当时认为伤害了我。问题不在别人哪里,在于我执著于我相。我的自我保护系统,把遇到的所有的人都分门别类,贴上标签。因为我以自我为中心。
当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实际是非常可怜的。古代有句话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了这个我,人会变得什么事情都做。实际就是给自己制造一个虚假的感觉而已。
今天还看到一篇报道,是讲一个女主播纪英男的。她的事情比较简单,以前一个叫范悦的官员,应该是看中了她的美貌,就骗她说自己是单身,然后跟他同居了一段时间,并花了不少钱。后来她得知范悦原来有老婆,一怒之下就去举报,还把范悦跟她在一起时拍的视频、照片、情书等传到网上,导致范悦丢掉了官职,躲了起来。而这个纪英男从此就不做别的事情,就是盯住这个叫范悦的人,经常到他原单位去询问,不断在网上发布以前范悦的求婚视频、电话录音、往来短信、写满情话的小卡片……内容翻来覆去就是那点事。
时间长了,估计网民也厌倦了。渐渐对她的事不那么关注了。而这次又被报道,是因为她看到范悦失踪后,官方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处理,可能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于是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不会善罢甘休。
值得关注的是,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她说:“我这一生就做这一件事,想到未来我就痛苦地想死,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是我一生的屈辱,我不会只让自己付出代价。”
她是为了这个“我”。她有我相。她的心是不安的。她唯有行动,才能抵抗内心的痛苦。假如她在幸福之中,她会这样吗?实际,她就是在所谓的无明之中。阅读佛经,或许可以让她出离这样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