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意的生活就在身边--读《金山旅游诗选》有感

(2017-03-10 20:58:17)
标签:

阅读

高文斌

金山旅游诗选

杂谈

分类: 阅读-笔记
http://s5/mw690/001A1prwzy79ogFm69eb4&690

诗意的生活就在身边——读《金山旅游诗选》有感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那片海不顾一切……”当许巍唱响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时候,关于“诗和远方”的话题也已被大众热议。从一个普通百姓的视角来看,比如我,市井忙碌的生活让人变得逐渐庸常和市侩,幸而,心中还有一块净土,那里藏着“诗和远方”。
  诗意的生活和远方的风景,似乎总是如影随形,连米兰·昆德拉也说“生活在别处”。然而,当我们在翘首远方时,却有一位叫高文斌的先生,埋首于他的家乡——金山这片热土,走遍金山南北,探寻金山古今,发掘身边的诗意,编著出了一本《金山旅游诗选》。其实,在此之前,高文斌先生已著有《藏着的金山》一书,将散落于金山四处的文史古迹风物拾起,编缀成一串闪闪的项链呈予世人品鉴。此番见到高文斌先生的新作面世,我钦佩之余亦不禁感叹:唯心中有诗意的人,唯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把生活过得如诗一般,才会有在工作之余用闲暇时间编著《金山旅游诗选》的热情吧。
  我曾经向往艳羡那些古诗词里的别处的风景和人生,而对于金山,这块上海的远郊之地地,却五味杂陈。我喜欢金山的朴实自然和闲适,没有上海城区的繁华和拥挤,但过着过着,便有了乏味之感。如今翻读这本尚有新书墨香的《金山旅游诗选》,不禁眼前一亮,越读越欢喜,也越加惭愧。我竟然不知,在我生活了十余年的金山,也有着如此众多千古流传的瑰丽诗篇,而且,所写所诵,莫不是耳濡目染之处。原来,我就生活在人文荟萃的如诗的地方。原来,诗意的生活就在身边。
  《金山旅游诗选》,收录了有关金山人文、自然、宗教以及美食方面的139首古今诗词,读来颇有熟识之感;诗作者大多为历史名人,如唐朝的船子和尚、陆龟蒙,宋代的王安石、黄庭坚、济公,元朝的杨维桢,宋朝的陈继儒,还有日本的一休和尚等。高文斌先生和其他参编人员对每首诗都有考证和注释,其钻研精神,堪称榜样。对我而言,捧书品读,不仅仅是领略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和接受文化的洗礼熏陶,更是对我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一次精神旅游,对金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比如金山卫镇的查山,我曾经无数次地经过此地,也知道一些关于查山的历史传说,但读到宋朝诗人范成大的《炼丹室诗》中的这两句“闲身尽办供薪水,定肯分山一半无?”时,不禁莞尔,原来八百余年前,范成大就想要在此分山而居啊。那么查山,我想有必要再去探幽一番了。
  又如我所居住的金山重镇——朱泾,书中也收有不少的诗作,读来莫不让人感慨和自豪,原来,朱泾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我长居于此,希望也能“近兰而雅”呢。唐朝的船子和尚,是禅宗达摩祖师的第九代传人,他在朱泾游居传道时,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拨棹歌》: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船子覆舟之处,后人凭吊不绝,亦留下不少诗篇。有一个叫一休的日本和尚,我小时候看过关于他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也写了一首《船子钓台图》:千尺丝纶岂得休,一天风月一江舟。舟翻人去名犹在,洙水何因不逆流。朱泾古来也是商贸繁华的,清朝诗人陆宝夜宿朱泾,便记述了朱泾的繁荣景象:春潮覆草半江清,长水分途客未经少理蚕丝多织布,百家烟火傍朱泾。(《行嘉善道中宿朱泾》)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达观写的《登塔》一诗,写了登松隐华严塔的所见所感,读来意趣盎然:四月好时光,乘闲到上方。一看松与竹,了却万头忙。我喜欢的诗人王安石,有一首写亭林顾野王读书堆遗址的诗《顾亭林》,让人对南朝时的大学者顾野王的读书堆浮思翩翩:  寥寥湖上亭,不见野王居。平林岂旧物,岁晚空扶疏。自古圣贤人,邑国皆丘墟。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余。
  还有写枫泾吕巷张堰等乡镇以及美食的诗,就不一一列举了。总而言之,《金山旅游诗选》一书,有着相当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只是,我对其书名有点疑问,不知为何要加上“旅游”二字,莫非是出于商业考虑?但不管如何,读此书让我最受益匪浅的一点,是让我意识到了,诗意的生活未必只有远方,脚下,金山,这片经年生活居住的土地,也有着如桃李春风般的诗意,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去发掘,去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