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母坑孩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相信“学习成绩真的很重要”

(2021-06-07 11:28:11)
标签:

初中生

沉溺

手机

小学生

育儿

分类: 家庭教育话题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在这个社会中有很多父母,他喜欢教育孩子,他们经常在灌输一种概念,就是: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因为你不努力学习,你就考不上好的学校,你考不上好的学校,就考不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你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你这辈子就完蛋了,没有人愿意跟着你,也不可能去扶养好自己的孩子。

        大家注意,这种家长,他觉得自己很聪明。他觉得我提前把这些厉害关系,给孩子讲清楚了。那么,孩子他就会基于一种压力,他就开始努力去学习了,这是我们家长的一个想法。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孩子,他没法努力学习,或者是他努力学习了,成绩也不太好,也考不上更好的学校,那他是不是,现在就完蛋了?如果按你这套逻辑,那不是,现在就完蛋了吗?那现在就完蛋了,我还学他个屁啊,没意义啊。

         所以,我们自以为很聪明的一套激励措施,结果让很多孩子提前不学了,提前就放弃人生了,这个风险,这个概率太大了。因为你的孩子他不可能,一努力,就能够考好成绩,他也不可能,长期持续地努力,这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那也就是说,你的孩子大概率没有等到高中毕业或者没有等到一定的程度,他就已经放弃学习了,因为,事实就是这个样子。刚才我说的是从这件事情的一个逻辑上,我们去证明这样去做事非常愚蠢的。

        我们的高情商课里面会讲,高情商的父母,从来不会让孩子失去希望,哪怕这个孩子天天把事情搞砸,高情商的父母,从来不会让孩子觉得他要完蛋。而低情商的父母做的事情就是,就让孩子感觉,自己现在已经完蛋了,已经完蛋了,我还努力个屁啊。所以,这样的策略,是家长的一种异想天开的一种想法。当然我知道,很多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他特别担心,自己的孩子未来没有饭吃。

        但是我跟你讲,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文明的阶段。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实力是越来越强,我们国家的福利和保障是越来越多,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目前来看,我们整个人口,劳动力人口是越来越少,那未来需要人去做的事情,这种岗位是越来越多,所以这种担心,完全是没有必要的。那就算是有必要吧,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你说为一个饭碗而努力,这是他的需求吗?根本就不是,因为我是研究心理学的,我就知道,孩子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跟成年人需要的东西他不是一回事,对不对?比如说孩子他需要什么?他需要当下的快乐。因为当下的快乐,证明他做对事情了。如果当下不快乐,他就会觉得做错事情了。那是谁?在让他感觉做对事情,做错事情呢?是生命的智慧。那这个智慧它是通过DNA遗传下来的,生命的智慧告诉一个人,你做对事情了,你就会快乐。

        比如说,我们用手去摸一个很烫的炉子,哎哟太痛了,那我们就赶紧把手收回来。如果你大脑强迫你自己说,我不怕,我就要摸这个烫的炉子,那你也做不到。为什么呢?你大脑想要让你去做这个事情,但是你的神经系统不会让你做这个事情的,因为它知道,这个东西不能去摸。所以生存的智慧会告诉你,快乐的事情就是对的,不快乐的事情就是错的。那你说,让孩子为很多年以后的未来,而放弃当下的快乐,艰苦卓绝地去拼命,孩子就会感觉到压力和痛苦。那既然是压力和痛苦,那这件事情就是不对的。从生命的智慧来讲,这件事情就是不对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理论去遇见未来,他只凭生命的智慧,来判断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所以孩子需要的是当下的快乐,你只要让你的孩子当下快乐了,那这件事情十有八九是错不了的。

        我就不信,你学的那点东西,能够超越人类几百万年的生存智慧,我觉得至少目前还做不到,可以说,再过几万年都做不到。这种生存的智慧,如果认知,能够超越生存的智慧,那生命很容易出现问题,生命的传承。所以孩子需要做快乐的事情,做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他们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对他们未来最重要的事情。你比如说,小孩子喜欢游戏、喜欢奔跑、跳跃、攀爬,那这些活动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就是他们应对未来最好的训练,就是他们对身体的操作能力,从具象到抽象的这种能力转化的最好的训练,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你说,我坐在教室里面,我直接去学习知识本身可以吗?你可以去学习,但是这个过程太痛苦了,既然痛苦,就一定是错的。当然很多人说,那陶老师,你是不是反对学习?我从来就不反对学习,因为,我认为每个孩子生下来就开始学习,他一直都不想闲着,一直都在不停地学习。为什么很多孩子不睡午觉?不想睡觉?然后不停的折腾一些事呢?就是因为他们不停的在学习,反而是那些成年人,往沙发上一躺,手机一拿,什么也不干了。所以真正不学习的是成年人,但是这帮愚蠢的成年人,他们居然用他们的权威和强势去教育孩子应该如何去学习,你说这件事情是不是特别的可笑?所以孩子一直都在为未来而做准备,但是这个准备,他们准备的未来,准备的能力,不是我们中国式的家长,和中国式的教师能够理解的能力。我个人认为整个系统,没有几个人真正明白教育是什么?成长是什么?所以整个系统,他们会做错事情,他们会让孩子陷入这种痛苦的深渊,还丝毫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妥。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但是绝对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

        那我们再来看,为了一个饭碗而努力,他只是成年人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我们会看到这过去有很多很多社会的声音讲,什么80后是垮掉的一代,90后是无脑子的一代,00后是什么,只会玩游戏的一代。但是你现在看看,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整个我们中国能够崛起,整个我们人类文明在进步,哪件事情不是我们的后浪去完成的?而考虑饭碗,这种保守的这种消极的,这种仅仅为活着而努力的这种想法,其实往往是成年人或者是大多数老一代人才去关注的事情。也就是说,只有成年人在关心饭碗,为什么呢?年轻人其实都是义无反顾啊,根本不考虑后果的去追求一个更加不确定的,但是更加伟大的更加厉害的未来。成年人不会,成年人他只会为饭碗,当然不是所有成年人,大多数成年人,或者叫大多数中国式的成年人,他们都是在为饭碗而工作,所以他们不开心,不快乐,很烦躁,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结婚生子了,他们肩负起这个养家糊口的职责,也就是说为饭碗而工作,这是成年人才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 

        就像一只成年的鸟,如果他有了孩子,他一天很多工作时间都是在寻找虫子来喂自己年幼的孩子,而不是说是去什么展翅飞翔,然后去探索新的领域,不是,这是成年人要干的事。我们中国有个传统的故事,叫小猫钓鱼,其实非常完整的,深刻的诠释了这个不同,这种不同。这个小猫钓鱼的故事是这样的:猫妈妈和小猫一起去钓鱼,然后,猫妈妈就开始认真的钓鱼了。这时候飞来一只蜻蜓,这个小猫,就去追蜻蜓去了,然后,追了半天,没追着。回来一看妈妈,妈妈已经钓起一条大鱼了,结果自己什么也没钓着,正在这种觉得很内疚的时候,又飞来了一只蝴蝶,然后小猫又去追逐蝴蝶了。最后小猫妈妈意味深长地对小猫说:你要想钓到鱼,你就不能三心二意,你必须要专注地去工作,你才能钓到鱼。 

        就这么一个故事,很多成年人,拿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这个故事,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小学课本里面的一篇课文,但是呢,很少有人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钓鱼这个事情到底是猫妈妈的需求还是小猫的需求?很显然是猫妈妈的需求,因为她要养活自己的孩子嘛。而对于小猫来说,它最重要的发展任务,不是去学习如何钓鱼,因为学习钓鱼那还不简单吗?那不就是分分钟的事,他真正要准备的能力是什么呢?是去了解这个世界,到底有些什么东西?哪些东西是可以利用的?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哪些东西可以帮到忙?哪些东西可以在钓鱼的时候能起到作用?他首先要对生存的环境有一个深度的了解,它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能活下来。然后,他了解了,避免了危险,然后未来能够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他才能够活的更好。所以他的未来,才能够超越猫妈妈。

        很少有人去这么想,小猫的职责是发展它当下作为一个儿童应该去发展的探索世界,运动协调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来获得身敏捷的身手,最后能够逃避一些危险,这才是小猫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你拿着老猫的需求,来教育小猫,你应该专注的去学习,专注的去钓鱼。你这完全是错误的教育,完全是无效的教育,而不光无效,你其实你还在伤害小猫的生命价值,你老数落这个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这也不认真那也不专注。那小猫慢慢地觉得,我是一个不好的猫,我不是妈妈心中的那个好孩子,看样子她大概率不会让我活到成年,那我现在就不要努力了,没有必要嘛。反正他们都不爱我,反正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会抛弃我,反正他们永远也不会支持我,获得真正的成功,对不对?所以不光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会降低小猫的生命价值,我们家长正在做的事情跟这个一模一样。所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孩子长大了以后,什么也不想干,就想躺平,就想少付出,然后,拿到更多的钱。

        钱都是小事,一个人他处于这样的精神状态,你觉得这个家庭还有希望吗?你觉得你的基因还能够发扬光大吗?我觉得这个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啊,那你如果从我们整个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来看,其实你就能明白,这个猫妈妈做的事情是如何去伤害孩子的潜能的。所以,饭碗教育,为了饭碗而学习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孩子想要的事情。如果孩子陷进去了,他觉得,我的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个饭碗,那这件事情其实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努力,因为他已经实现了。现在的物质极大丰富,很多躺平的人,不就是这么想的吗?那这个人,他就不再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多的贡献了,对不对?

        所以本质上来讲,小孩子是不可能认可这种为饭碗而学习的目的的。如果他认可了,那这问题就更大了。为一个很低级的目标去努力,这是不值得去努力的。而且如果说你现在就恐吓他,你觉得他不努力,他就会完蛋,他就会吃不起饭,那现在,他已经搞不好学习了,他是不是就应该自我了断呢?所以一定要想清楚,一句话意味着什么?你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你是在证明孩子有希望,还是在证明孩子没有希望?

         好了,如果觉得陶老师讲的这些东西对你有所启发,请你给我点赞,转发,关注我们。如果你愿意跟着我们系统学习超级简单的“科学育儿底层思维”,那你可以给我们留言私信,咱们一起来,共同进步。好了,咱们下次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