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ob先生与三国演义

(2014-02-20 23:36:43)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相关(幼儿)
Bob先生,今年7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和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没有太多的阅读兴趣,其识字量也无法实现自主阅读。爸爸觉得这个样子肯定不行--不经常阅读,语言思维如何发展?但是他实在是还没有做好自主阅读的准备,怎么办?于是爸爸就买了一个插卡小音箱,把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故事音频拷贝进去,放给他听。

过了一段时间,Bob先生对三国演义的故事基本熟知了,对听三国演义越来越有兴趣(还记得在多元智能那一章说过,我们总是不会对熟悉的东西反感)。后来爸爸发现用插卡音箱选曲实在是不方便,就把一只旧的智能手机给他,下载了一个懒人听书软件作为播放器使用。

自此之后,Bob先生一有时间就听他的三国演义--吃饭听、睡觉前听、上厕所也要听。在这个过程中,他基本上不会按顺序去听,而是选择他喜欢的内容反复听,然后再听其它的--那有何妨?到后来,他完全是可以把故事的顺序搞清楚的。

因为Bob爸爸小时候对连环画很是喜欢,所以也给Bob先生买了一套上海美术出版社的《三国演义》连环画,让他愿意的时候就翻看翻看。有时候,是由Bob先生点名,爸爸来给他照着连环画讲三国演义。讲完之后,他俩会进行一些小范围的讨论,比如刘备为什么会死在白帝城?为什么关云长会败走麦城?关云长执意要离开曹操找刘备,曹操送给他战袍、赤兔马等东西,这种关系在后来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如果你是曹操,赤壁大战可以怎么打,等等。

为了帮助Bob先生有一个更为具体的认知,爸爸从网上下载了一张三国时期的地图打印出来,孩子是如获至宝啊,经常在地图上找一些故事里面谈及的地方--由此,对当时地域分布及战略行动有了非常直观的认知。

在周末,爸爸还会和Bob先生一起观看三国演义题材的电影,比如《关云长》、《赤壁》。每次观看的时候,Bob先生几乎都能从对白中一下就分辨出人物。

后来有一天,Bob先生和同学一家一起外出玩,路上聊到三国演义,同学的爸爸非常吃惊,觉得Bob先生怎么可以了解那么多?

据Bob爸爸说,五一假期将会带孩子骑车去涿州,探访刘备故居。

这段故事就先讲到这里,虽然它还没有结束。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Bob先生的爸爸所做的事情,对于培养孩子喜欢三国演义---乃至未来的历史,都做了哪些值得借鉴的意义。

首先,分析孩子当前的现状,找到一种更适合孩子学习的模式。我们学了多元智能理论之后,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当我们错过了培养孩子早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机之后,要重新寻找到更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这里是通过听故事、听书来学习语言智能。当孩子在我们引导的学习方面,表现出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人的兴趣或能力之时,这方面的特长就呈现出来了。

当孩子的学习欲望被激发出来之后,需要让孩子坚持下去,不断的积累和巩固当前的学习成果--最后从量变到质变,从喜欢变成擅长,这就是特长的培养之道。Bob爸爸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播放器,购买了相关的连环画,下载打印了三国时期的地图,陪孩子一起看三国题材的电影,探访三国人物故居,和孩子一起玩三国棋等等,这些都是为兴趣的发展、特长的学习进行的环境创设和价值引导,可以让孩子在他们喜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Bob先生将会通过这种学习方式,逐渐精通三国、水浒、西游,乃至岳飞传等脍炙人口的传统古典文学艺术。未来他在历史、地理、语文、政治等学科的学习会有什么问题吗?

再未来,他会不会成为一个说书人或一名渊博的历史老师?会不会把他熟读的三国谋略用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他会不会以他独有的历史观来看待当今时代所发生的变迁?他会不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博古通今的赞誉?这些赞誉会不会帮助他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坚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觉得本文还不错,可加入Q群与我们一起讨论孩子教育事宜:185873087 ,也可分享转发给你的好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