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帮助爱挑剔的孩子?--儿童成长问题咨询
(2012-01-09 20:35:04)
标签:
矛盾冲突敏感期执拗秩序儿童幼儿情绪态度育儿 |
分类: 育儿相关(幼儿) |
问:
我女儿盈盈今年4岁,性格相对温和,但是在有些方面表现得很挑剔、固执,让我们头痛不已。比如,比如每天早晨,她一定要按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才会去上幼儿园,根本不管现在是冷还是热。另外,在一周里每天吃水果不能重样,否则就要发脾气,我和她爸爸也不是这样的人啊,该怎么办呢?
回答:
盈盈现在感觉自己开始长大了,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并希望付诸实现。即便有些想法还不成熟,还缺少生活经验,但她很有兴趣也很希望自己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自己能不能控制一些事情,这就是执拗敏感期。
与此如影随行的,就是另外一种表现,她每天要吃不同的水果,因为她以前可能接受到一种信息就是,吃不同的水果有好处,那么如果一周的每一天都吃不同的水果,岂不更好?这是一种创新的规则,一种秩序,她想去遵守这种规则,觉得应该这样去做,至少没有什么不妥。这是盈盈正在经历秩序敏感期的表现,这虽然无可厚非,但是父母也不见得总能接受孩子的做法,彼此的冲突如何化解才好呢?
首先,爸妈应该理解,孩子正在经历“秩序敏感期”和“执拗敏感期”,在这个时期里,多多接纳孩子的想法方可减少彼此的争执。如孩子想穿喜欢的衣服,那就随她去吧,父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一些经验和见解,但是对于孩子的选择,还需要提供一些准备,比如备好保暖的衣物交给老师谨防受凉。
为什么要按我们成人的经验来做呢?这里面显然包含父母的很多“私心”在内。如果孩子穿着得体,那么父母脸面有光,显得教养得当。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成熟”的小朋友,他们举止得体,通情达理,我只是不是很清楚,他们真实的内心是什么样子的。我更认同孩子的内心是一个“恶魔”,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构成,包括材料,规则等等,最终落实到社会对他们行为的太多。当然这里所指的社会更多是家庭的环境和成员。
其次,遇到孩子“不靠谱”的选择或者做法,父母要用儿童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问题。
更多的时候,父母纠结于跟孩子评判对错,用成人的验光来评判孩子的行为举止。固然,有一些事情无论孩子是否明白也是需要去做到,执行的。但是,大多数事情,还是需要孩子从自身的认知点出发,他们才会有经验的积累,否则全是知识的记忆,那么成长从何谈起?
最后,我也得承认,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有足够的耐心和共情能力去面对孩子的“折腾”。无论如何,父母还是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正是通过不同的敏感期的行动表现来认知和学习这个世界,在冲突中他们更关注父母的情绪而不是说什么,所以不恰当的做法很容易被他们所学习而形成不良习惯。
父母非常不理解,一些浅显的道理为什么孩子听不懂,不愿意听,不去执行,做不到。事实上,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智力发展,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行动,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情绪,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安静下来,去真正理解事情的真相。可是真相到底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呢?我相信,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截然不同的。
1、为什么孩子会出现秩序敏感期?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意味着什么?
2、为什么成人容易忘却孩子的能力和成长过程而以当前自己的经验来对待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