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习好的几个前提-家庭教育就那么几件事情(三)

标签:
接纳家庭和谐教育孩子成长环境心理 |
分类: 家庭教育话题 |
3、从现在开始,接纳孩子的现状
图片故事:
也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才华不一样,每一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所以这个世界才会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每一个孩子,他们内在的能力、性格及价值取向都不一样,所以不能也不可能用一个公认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同样好。珍视自己的优点,逐步去改进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让家庭和这个世界变得比以前更美好一点,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成长任务。
比较常见的一个误区就是,很多家长认为其他孩子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做到。其他孩子能够做好,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做好。在他们眼里,孩子之所以做不到,做不好,是因为他们懒惰、害怕面对、不愿意承担,就百般讥讽,深怕孩子受到的打击不够多,受到的刺激不够强烈。其实,孩子的现状,有一部分来源自天赋,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后天的教养。无论是什么,都是孩子现在的能力做不到。懒惰而不勤奋是因为缺乏动机和习惯,害怕面对是因为自身很少体验过成功,不愿意承担是因为从小就不需要承担什么,现在突然被赋予那么多的责任和意义,总是做不到的。做家长的可以想一下,能够做到的孩子,他们的家庭氛围是什么样子?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如何?有没有在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他们会在哪些地方给予孩子尊重和赏识?
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接纳孩子,以孩子当前的水平和能力为零基准,在此基础上开始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孩子们有些地方做得不好,是因为他们的能力现在还做不到。如果认为一些事情很重要,比如主动学习,具有上进心,那么请培养他们,让他们具备这种能力,才是解决之道。
问题思考:
1、您家孩子存在哪些在您看来需要改进的问题?请反思这些问题的成因。
2、请了解人类历史上证实“同而不和”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