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帮助“磨蹭”的孩子?
(2011-10-09 10:35:43)
标签:
亲子关系模式关系磨蹭能力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育儿 |
分类: 育儿相关(幼儿) |
问:
我儿子今年快5周岁了,特别的皮,而且还是个小“磨蹭”,太让我伤脑筋了。不管是早上洗刷、吃饭、做作业都要磨蹭。就比如说昨晚看完电视八点整开始做作业,我给他的时间是半个小时,结果他做到九点半。后来我都被他气哭了。有时候,叫他吃饭也是这样,得先玩够了才会吃饭。到底该怎么帮助孩子呢?
回答: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一些性格特征,这些特征有一些源自遗传,有一些则来自成长环境的塑造。孩子在生活中有一些“磨蹭”的现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并不是必然。其实,很多所谓的“磨蹭”是孩子的特性,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吃饭,孩子总得等手头的游戏玩够了或者告一段落了,才会去吃饭。因为吃饭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玩才是他们的重点。但是父母并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他们多少都会按自己的认知和所能做到的程度去要求孩子,显然有失偏颇。
但是,幼儿阶段又是建立规则,培养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父母对孩子都会有一些要求的,那么面对孩子有时候表现出来的“磨蹭”行为该怎么帮助他们呢?
首先,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是可以的,但是这种要求不要超越孩子当前的能力。比如要求孩子在什么时间完成作业,这个标准不能依别的孩子的标准去指定,而是根据孩子当前的标准去制定,然后再慢慢的提高要求,并对孩子努力的成果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比如当前作业时间是2个小时,那么跟孩子商讨一个标准,明天完成的时间为1个小时55分钟,做到了就应该得到奖赏。
还有就是不要处处要求完美。有时的确是孩子做得不好,那只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致而已,父母一着急,就觉得孩子什么都做不好,气不打一处来,就处处都要求孩子做到。其实,我们只要每次帮助孩子改善一种状况就很好了,有些事情并不是指出来了,告知了就能做到的。要知道,任何人做事情是需要动机的。比如父母能够抓紧时间做事有效率,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不这样就会让生活和工作变得一团糟,可是孩子们知道这些事情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吗?
另外,父母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也能做好,或者家里人也能做好。一旦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孩子就会产生矛盾和内心冲突而导致抵抗,而这种抵抗情绪对于父母来说往往很难解决,因为亲子之间的关系模式是爱和信任,一旦父母无法处理好这种冲突,反而更让亲子关系出现裂痕,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总而言之,父母要接纳孩子的现状,然后在生活的点滴中帮助孩子构建起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的习惯,孩子才有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