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勇:家长的三个境界

(2009-11-15 23:01:28)
标签:

教育

家长

境界

爱的艺术

陶勇

博爱

分类: 家庭教育话题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句话说起来很短,但是意味却很深长。生活中有很多故事,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感觉到快乐和幸福。往往,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很容易被我们淡忘,而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却让我们时时焦虑。而作为拥有多重社会角色的家长们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作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创造社会财富,收获养家糊口的资本。另一方面,要做一个孝顺儿女,还要做子女的楷模,你说这个难度有多大?

的确如此。对于一个家庭教养恰当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个人,那么这些事情可谓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对于一个在中国传统的“利己利家利国”以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其价值观念与社会化合作、人际交往所要求的理想状态必定会产生冲突,必定会给孩子成长过程带来方方面面的困惑,最终直接成为父母本人自身的困惑,从而证明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成立。

一个人的成功,首先是其作为一个“人”的成功。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先成人,后成功。这在我们的“弟子规”中早有定义: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迫于对社会现实压力的屈服,以及对于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担忧,很多家长首先期望孩子是一个学习成绩好的人,为自己的孩子谋一个丰衣足食的未来。说小点,是家长们对社会现实一叶障目,说大点是为自己谋一个丰衣足食的未来的自私之为。事实上,真正仅依靠学业成就事业的少之甚少,看看我们历年的高考状元所取得的成就足可见一般。而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拥有良好社会交往技能,能获得持久的合作机会的人。

对于学业成绩的过高要求,是家长们常犯的错误之首。这种观念的形成有社会舆论导向的原因。比如最近一段时间,“精英教育”的思维方式上有教育部的导向,下有培训机构的推波助澜从而使这种以“成绩为导向”的功利行为大行其道,而家长们希望孩子“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免责心态也起到不小的作用。毕竟,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提高学习成绩可以靠掠夺孩子的成长机会来实现,而培养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人,恐怕更多的需要家长改变自身的认识、行为模式。这,太难了。

明确一个正确的育人目标,这是家长的第一个境界: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孩子成绩好,能考上名牌大学,这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家长能看得到的未来。而“依靠自己思想理念的改变”来成就一个拥有健康心理的孩子,从而成就一个“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这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家长们自己没有办法证明这个推理的可行性,教育部门也没有办法提供这样的一个保证。只有看透了教育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从“百味人生”中总结出快乐幸福的本质含义的人,才能够确定什么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源泉”,从而做正确的事情。这个难,实际所指家长转变心态之难。过了这一道坎,可谓家长的第一次开窍。一旦开窍,培养一个成功子女的信心自然存在,那么此后的所有难题都有希望被解开。第一次开窍后的家长,必然将成为一个合格家长。

突破现有的家庭角色定位,成为一名拥有“尊重与博爱”能力,这是家长的第二个境界:做一名优秀的家长。家庭教育涉及了人类最为深刻的人际关系。这是我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后深以为然的一个事实。处理好这个“最为深刻的人际关系”之难,在于我们要突破现有的角色和自我认识。用大道理来说,关键是对他人的尊重。对孩子的尊重,夫妻之间的尊重,“对无限可能的尊重”。这种尊重揭示了深刻的人际关系原理,它包含“爱的艺术”,“沟通的技巧”等等理论。这正是我们日常困惑的源泉:为什么我们说了孩子不愿意听?为什么我们无法与孩子实现沟通交流?为什么家庭成员之间无法就家庭教育达成共识?为什么孩子会做错那么多事情?做好一件事情不难,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这太难了。如果我们自身并不真的认为“对无限可能的尊重”之重要,“对需要帮助的人,对困难的人,对陌生人的爱”至关重要,仅仅拥有支离破碎的“沟通技巧”那是不可能实现我们作为榜样对孩子进行人生指导的目的。真正了解尊重的真实含义,并把它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让自己的每一个思想都富含“尊重、博爱”,这是家长的第二次开窍。经历第二次开窍后的家长,必然是一个优秀家长,同时也将是一个对婚姻、家庭及幸福有着真知灼见的家长。

为孩子设计一个优秀的前程,这是家长的第三个境界:成为一名杰出家长。王金战老师说过,“家长要做孩子心灵的导师,前程的设计师”。有的家长在金战网寻求帮助孩子学业提高的能力,解决厌学、学而不精,学而不优的问题,这是家长们追求第一境界的行为;有的家长寻求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这是家长们追求第二境界的行为。从现实来看,这类家长有时候实际上是通过此来实现他们的第一境界。但是,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实际上是比学业优秀更为重要的事情,家长们先追求这一境界实乃在此方面欠缺太多导致孩子几乎放弃了正常的成长道路。而为孩子设计一个适合他(她)成长的未来,则是所有进阶家长们的共同追求,也是帮助孩子成就更高人生理想的必经之路。

这三个境界,实际上正是金战家长学校所致力帮助孩子们拥有最适合他自己的未来的三个核心课程。当然,最主要的学习者是他们的父母。相信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拥有一个和谐健康快乐美好的家庭,以及由此成就“对于孩子自身来说最美好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本期问题思考:

1、为什么说孩子拥有好的成绩并不一定拥有“快乐幸福”的未来?

2、“爱的艺术”的作者是谁?

3、家长们如何才能拥有“为孩子设计优秀前程”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