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片上映之初,所有人都会把猜想集中到周讯与李冰冰之间的“争风”上,很少有谁对黄晓明抱有太大期望,毕竟,在开机发布会的姗姗来迟给了媒体以——他是客串?这般的错觉,而之后在上映前的宣传期中,在大家伙全都锣鼓家伙齐上阵,纷纷自夸创造历史、创造突破时,黄晓明也显现出了出乎人意外的冷静。
结果,一进了电影院,大家都懵了,原本以为这仅只是华谊为了平衡两大女星而搞出的“争风”戏,却不想两女的风头被武田这么个一号大反派、日军特务机关长的角色给抢了个干净,二女相争,却转而成了龙凤斗,这出乎人们的意料,而影片更是利用最凝练的篇幅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与以往绝不一样的黄晓明。
黄晓明被视为偶像,相信也是帅气而被论定,在大多数人只能盯住外在而品头论足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掉他自身的表演天分。毕竟,他是演员,是一个被视为中国影视界未来天王的强势演员,如果只靠外型在圈子里生存的话,那是一百个、一千个不可能。黄晓明正剧出身,以《大汉天子》崛起,又以喜剧过渡,在《鹿鼎记》里抖尽了机灵。可以说,他的这种角色跨度不是没有过前科,只是被大家忽略掉了,而今出演大反派所造成的颠覆感,事实上是观众们对自我判断的一个群体否定而已。
《风声》是群戏,黄晓明的戏份不是最多,但难度却是不小。武田的每次出场,总会有人贴上来与其针锋相对,近一点的有王志文、英达,远一些的尚有周讯、李冰冰,横竖看下来,黄晓明这个角色居然会陷入进了车轮战的怪圈里,几乎要与每个人都要过上几手,用上几招。还好,他不仅应付下来了,而且还应付得足够好,足够强,在几乎可以沦为戏精的王志文面前,他也能表现得更加阴郁、更加笑里藏刀、更加深不可测,可以说是不仅有突破,而且有所成。
黄晓明以一个足够阴郁的日军特务机关长的角色彻底颠覆了自己,同样也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全片中这么多的角色,只有武田一个人是能将个性的渊源、做派的因果、心理的变化诠释完整的。当然,这有赖于创作者对这个角色的丰富渲染,也得益于他自己已经足够沉稳老练的表现。从笑着跳过桌子把钢笔刺向自己的同僚,直到异常落魄地被杀死在撤往日本的轮渡码头,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戏剧当中挖掘到这个人物的内心蜕变经历,对于电影而言,他是个罪人,对于角色本身而言,他是个可怜的人,是追求着家族荣耀与再兴的时代牺牲品。
年轻演员的爆发,是天大好事,相信黄晓明能借助《风声》的热力,为自己的演绎生涯做出一个阶段性的归纳,来一次异常华丽的大转型。如果他日后还有机会出演同样具有挑战性的角色,我会去捧场,而多数观者也会有与我一样的选择,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身的角色价值与可期待指数给予了显著的提升。关于他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的说法,相信自此之后会有一个终结,好的角色、好的剧本、好的班底,是他创造惊喜的前提,而我们的舆论环境是否也该放开闸口,扭转以往的苛刻,还他一个久违了的宽松环境?
好吧,我们暂且不说巫师言论,只做出个更美好的期待,但愿《风声》之后,还会有更为精彩的黄晓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