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子文的茶书馆
宋子文的茶书馆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83
  • 关注人气:4,5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F1欧洲大奖赛:胜负的关键已不完全是策略!

(2006-05-08 02:12:04)
分类: 竞技体育

              早前说过,F1的战场重新拉回到欧洲,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颠峰对决,自舒米于上一轮在意大利拉莫斯赛道凭经验守出一个王座之后,此次在纽伯林的完胜,则更是显现出了舒马赫一代车王那不可亵渎的王者霸气。
 
         上一轮在拉莫斯的夺标大战,可以说是法拉利车队的主场战役,占尽了“天时、地利”。然而,本周进行在纽柏林的这一站赛事,却明显是舒马赫个人的主场,十几万德国车米拥到赛场为他加油助威,那疯狂的呐喊声丝毫不逊于F1赛车风驰而过的超高分贝,占尽了“人和”的舒马赫没有让自己家乡的父老兄弟们失望,以完美的表现再度捍卫了自己的至高荣誉。
 
               纽柏林位于德国西北部,承办最高级别的车赛已经有了八十年的历史,早在1925年就成为了德国大奖赛的举办地。这条赛道拥有长达22.5公里的跑道,有17个凹凸弯角,布局与跨度都堪称是世界上最大。但在1984年首次举办欧洲大奖赛之后,经国际汽联的决议,曾屡次将这条赛道做过针对性的长度修改,几乎是每几年都要重新核定一下新的标准长度,以便更适合现代F1赛事的通用规格,最近的一次修改是在2002年,经过调整后仅保留了5.148公里的长度,全程是60圈。
 
             单看历史记录,舒马赫当然是这里霸主。他曾先后4次在这里夺魁,而且在这里牢牢保持着1分29秒468的正赛单圈最快纪录。但历史毕竟是历史,自2004年舒马赫不断封王、创造新的车坛神话以来,无数人都在窥伺着机遇瞄向他的王座,赛车性能更新的落后与轮胎引擎的接连事故,迫使车王只能眼看一群后辈小子接连追赶上来,在去年整整一年的失利阴影下,人们甚至怀疑起这个曾不可一世的车王是否还有勇气继续征战下去、拼搏下去。
 
               但车王毕竟是车王,骄傲的舒米永远不会停止自己对胜利的渴望,他不是一个平躺在历史记录上唱高调的乐天派,也不是那遭遇了一点点挫折就轻易卸下斗志的“查米伊斯”式懦夫。他仍想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可以做到你可以想象或不可想象的一切。就象他在饱受质疑后面对公众的讲话一样:“我不可能永远都包揽所有的胜利,但我能做到的是,永远都有一颗向往胜利的心……”
 
    
               不出预料的是,冲劲十足的阿隆索成功抢到了杆位,在雷诺赛车对比法拉利赛车的性能优势之下,人们没理由不相信他会借此优势去摘舒马赫的“牌”。按照纽柏林赛道的布局来看,在过掉第一个弯角之后,处于杆位的赛车完全可以利用压尾甩弯、抢先加速的便利取得绝对意义上的领先,并能在前几圈里率先热车、率先飙到脉底的时间差把差距拉开。但人算毕竟不如天算,正当他以娴熟的甩尾过掉第一个弯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乱了他的如意算盘。由于在第一个弯角处,里尤兹所驾驶的STR赛车失控,偏离航向的车头正好被库尔特哈德撞到,导致后者当即退出了比赛,而里尤兹的赛车也受到损坏瘫痪在跑道上,赛会立即出动了安全车,将所有赛车重新引领到同一区域缓行。此时,跑过一圈的车基本都已热透,而落后的车辆也逐渐紧紧贴到了阿隆索的身后,在第三圈时安全车撤离赛道时,无论是杆位还是尾随者均都以全速追成一排,领先者基本已无法轻易将后者甩掉,这样一来阿隆索的先行战术被彻底破坏,杆位优势明显已降到了一大半。
 
   第5圈,阿隆索跑出了最快圈速,而在第六圈时舒马赫也同样还以颜色。此时,两人之间的距离已经无法拉开,形势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舒马赫会超阿隆索的车?没想到一开场,两人就给人们带来这么大的悬念,我们知道,舒马赫的个性风风火火,拖不过几圈就会想办法超掉对手,虽说赛车直道性能比不过雷诺,但至少他的过弯技术是阿隆索之辈无法比拟,如果在一个弯角两人的车纠缠到一起,那结果也只有两个,要么超越,要么飙到一起就此翻出去。
 
                然而,一切你能预期到的好赖结局它都没有发生,赛道上正面的争夺没有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反而是赛道之外的一系列细节,最终主导了这场暗潮汹涌的竞速赛。从前38圈阿隆索与舒米的纠缠局面上来看,领先的前者俨然是心里没底,阿隆索跑在前面时多半只是想守住位置而已,用尽心思去防范住舒米的过车间隙,即便是在过弯的时候,也是踏着两边的大角再内切做迂回,生怕在某个地方被后面抓到机会。然而,对比起前者的慌乱,后面紧随的舒米显然却并不着急。他没有象以往那样急着抢内道冲弯,只是看似保守地采取尾随战术,生生顶在阿隆索的车后三十米之内,根本就没想去淌浑水去冒那个风险。这样一来,舒米没了一半的压力,反而把压力全部抛给了守先的阿隆索。如果单凭阿隆索的赛车性能,强冲起来一定会继续甩开舒米点距离,论直道速度雷诺比法拉利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而舒米若想继续保持尾随的位置,则不得不再度选择冒险冲弯,这样一来压力就会重新增加。但单看阿隆索只采取保守的守势而不急于突围的局面,你就可以想象他即时内心是有多么的慌乱,又怕自己失误,又想左右兼顾做到滴水不漏,完全没把心思放开做好放手一搏的思想准备。一个舒米,居然给了他这么大的压力,让他处处提防不敢造次。这就是差距啊,一个毛头小子与车王的差距。阿隆索的心理素质俨然是够不上冠军的格的,年轻,确实是把双刃剑,或许能成就你的一时霸业,但也可能于瞬时之间毁了你的大好前程。
 
              第17圈,阿隆索和马萨率先进站。阿隆索的加油量是61升,预计行驶圈数17圈。雷诺的工程师同时调整了阿隆索赛车的前翼。但在随后的一圈,舒马赫进站却加了65升的油,很明显这是要跑19圈。出站后,阿隆索与舒马赫均是重车,但差距却并没体现在这4升油的重量上,两人仍旧延续着此前的纠缠格局,阿隆索对自己的重车更加不自信起来,仍旧保守地封堵一切间隙,试图以防守策略磨掉舒米的冲击力。在第33圈开始,阿隆索为了给自己第二次进站争取时间优势,才接连跑出1分33秒197、1分32秒871、1分32秒722的最快圈速,然而舒马赫也没闲着,同样以最快的圈速咬住对方,没给阿隆索半点抢码的机会。结果,急时抱佛脚的阿隆索只抢跑了几圈之后就利马歇了菜,在38圈时进站加油,停站8.8秒。就在阿隆索进站的这一圈,舒马赫则利用车体轻的便利疯狂飑出1分32秒420的单圈最快!接下来的一圈,当人们都会以为舒马赫会急于进站加油时,他却意外地继续以轻车在赛道上狂飙,单圈接连刷出了11分32秒099、分32秒167的新纪录,以两圈就套回了此前落后的时间差。而且在第41圈进站时,只用6.8秒的时间,一来一往居然硬从阿隆索手中抢得了6秒2的领先,不可思议。
 
              一次进站,就改变了比赛的格局,这是选择的胜利,更是策略的胜利。阿隆索在领先时的保守,是建立在对比赛形势的常规判断上,在轻车时只狂跑两三圈就草草收关,这显然是低估了舒马赫的竞争力。舒马赫前38圈一直隐忍不发,这是有客观原因的,在没有超越前面对手时,你即便是做出十个单圈最快,也是徒劳无功,因为,你没在前方,你就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对手一个弯压你一头,你争夺的再多秒数也都是打了水漂。以轻车的自由身,疯狂掠夺时间差,这是争取胜利的关键,阿隆索一扭车头,舒米就当即爆发,显然他为了这个时机的到来已经做了十几二十圈的准备。
 
               比赛拼的不仅只是血性,更体现在细节的判断与掌控上,分析两人的时间差距,首先得看比赛的紧要关头——停站!阿隆索的第二次进站时间是8.8秒不假,但在他赛车驶进维修通道时很明显是先刹后降,在长长的窄道上渐渐放低速度停到维修区,中间甚至还因转向打得过大再修正了一下位置,其他一切还都显得很规矩。这一点细节,与舒马赫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舒马赫在几次停站进入维修道之后,居然仍以竞速状态往前奔,只略微降低了油门而已。第一第三次停站采取的是急刹、扭弯、再急刹的小甩技术,第二次进站居然放了空档,一直到修理区急刹之前才顶了火,在顶到前方数标板的工作人员时,几乎把对方撞了一个趔趄,很响亮的一声“咣!”。如果不只算停到维修区的加油换胎时间,而将车辆驶入维修车道开始算起的话,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两人在这一细节上的时间效率,我算计的是第一第三次进站,舒米在两次停车之前就抢回了一秒钟,而在第二次进站时,舒米就已经在停车前抢回了0.7秒的时间。
 
             再者,阿隆索居然会在前面没有慢车阻碍的情况下进站,这也是个疑问手。一般来讲,刚刚跑完全速的赛车选择进站时机,一般都会在前面一百米内有慢车的情况下才进行,这一点,车手不会看得那么详细,完全是由车队的监控人员将状况反馈给车手本人。这样一来,即便是进站,也会把尾随的车辆丢到前面的慢车后,慢慢磨掉他一点点冲跑的时间,即便是被让了过去,也是要重新加全速,让车在高——中——低——高的速度桎梏上套个紧箍咒,至少在半圈之内都无法再冲到全速。而今天阿隆索的几次进站都有这个问题,尤其是在第二次进站时,前脚一扭进维修道,这边舒马赫就能全速冲起来,前头是一马平川没有阻隔。而阿隆索一出站,则恰好遭遇慢车,在两个车中间磨来磨去,把刚刚冲起来的热车再放缓,然后再找间隙突出去。也正是由于这个至关重要的细节,才导致了狂飙起来的舒米狂丢开他4秒多的时间,让一个不被雷诺关注的细节,成为本场比赛真正意义上的赛点。

             本站是法拉利赛车重新调试新引擎后的首赛,一周以来的疯狂试车,终于以一场完美的策略性胜利告终。恭喜舒米,这场胜利让人第一次体会到了舒米隐忍不发与疯狂竞速的两种极致,冷静的头脑与过硬的技术,才是他真正值得骄傲的取胜之匙。值得说道的是,这场比赛事实上真可以称为是引擎之战,除法拉利之外,一共有12部赛车都更换了新引擎,这其中包括周六排位赛前临时更换引擎的两部威廉姆斯赛车,而迈凯轮车队的莱柯宁和雷诺车队阿隆索,也都把赛车的引擎进行了改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