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戏笔记:戏剧的意义

(2013-05-19 16:03:13)
标签:

乌镇戏剧节

四世同堂

娱乐

分类: 谈艺录

http://laoyue.fyfz.cn/file/album/2013/0519/66012d73-bc93-45ba-92ee-83cbb231291f.jpg

   昨晚,乌镇戏剧节的压轴大戏《四世同堂》上演。这部四幕话剧由田沁鑫导演、黄磊主演、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在乌镇戏剧节的6部特邀剧目中只有这部的内容大家都比较熟悉,不说小说原著《四世同堂》,1985年和2007年两个版本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名头可是响亮无比的,尤其是1985年版本的《四世同堂》,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田沁鑫和国家话剧院能翻新出什么来值得期待。
   大幕拉开(看了4部戏,只有这部戏是有大幕的),我看到了一出京味儿和话剧味儿浓郁的活剧。一直以来,我对北京人艺的艺术风格崇拜之至,尤其是他们演绎老舍先生的作品,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到北京出差,只要有空,我总会到首都剧场转转,看看人艺有什么演出。但是,对国家话剧院(前身是中央实验话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则不甚了了。他们是否能演出老舍先生笔下那浓郁的北京味儿和精气神,我还有疑问。随着演出的开始,我的疑虑逐渐消散。黄磊、朱媛媛、辛柏青、刘金山、陈明昊等一干演员凭借深厚的功底,形神皆备地展示出老北京人的群像,展示出70多年前北京的风土人情,值得赞叹。

http://laoyue.fyfz.cn/file/album/2013/0519/d2d51977-e6c9-4551-8418-660af797293e.jpg

http://laoyue.fyfz.cn/file/album/2013/0519/82f03d2f-f5bf-4fc7-957a-88543bf1f4c1.jpg

http://laoyue.fyfz.cn/file/album/2013/0519/a6b1d36d-7285-4aa5-a321-ef8941a26533.jpg

   我最惊叹的是演员们扎实的台词功底。话剧之所以称之为话剧,台词功底就是第一位的。演员首先要用自己的台词来塑造人物形象。凡优秀的话剧演员,都有嗓音浑厚、咬字清晰、表述准确、节奏鲜明等特点。看北京人艺的《茶馆》等经典作品,首先享受的就是听觉。听着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成等老艺术家的台词,你一定会有如饮甘醇的感觉。但是,在先锋戏剧、实验戏剧逐渐兴盛的今天,演员的台词功底却在退化。不得不承认,乌镇戏剧节的前几部特邀剧目尽管有诸多优点,但是在演员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却不如《四世同堂》。终于,在这个夜晚,我又酣畅淋漓地欣赏到了浓郁、正宗的话剧艺术。
   走出乌镇大剧院,导演田沁鑫和主演黄磊在谢幕时的对话萦绕在我的耳际。他们一致认为,乌镇有浓郁的戏剧文化氛围,有这个戏剧节的平台,一定能成为戏剧艺术的家。看了4部5场戏,看了戏剧节期间在乌镇古街上中外艺术家们的街头表演,我惊叹戏剧艺术的强大生命力。曾几何时,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成为现代人的最爱,而戏剧逐渐被边缘化,80后、90后青年人看戏的次数几乎为0。这不能不让我这个曾经的戏迷哀叹。但是,经历了乌镇戏剧节,我忽然觉得,戏剧对于现代人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只要你足够好,足够新,足够深刻!在如今这个浮躁、功利的世界,每一个人的心灵更加需要一块宁静的空间,而戏剧就是这样一块空间,乌镇戏剧节就是这样一块空间,就看戏剧艺术家们有没有能力去占领这块空间。所以,要感谢乌镇戏剧节的组织发起人,感谢所有的戏剧艺术家!我们明年乌镇再会!

http://laoyue.fyfz.cn/file/album/2013/0519/29338138-ed55-40b0-8bb8-c58bbe94b5a1.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