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李安

(2006-03-22 21:49:11)
分类: 谈艺录

    随着《断背山》的红火,李安又成为电影界的热门话题。
    这已经是李安至少第三次热门了。第一次是随着《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曲的出名,李安成为台湾乃至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第二次是随着《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奖,李安再次走到前台。这次《断背山》已经是李安第三次成为热门人物。
    在《卧虎藏龙》获奖以后,曾经有非常多的电影界人士拿李安和张艺谋比,拿《卧虎藏龙》和《英雄》比。当时我就觉得这实在不是在一个档次上。我以为,李安的《卧虎藏龙》之所以讨巧,除了把武打拍得很美妙之外,更重要的是影片融入了中国人固有的“功成身退”、“退隐江湖”的哲理,它和张艺谋在《英雄》里再三强调的“统一是中国乃至人类发展的趋势”的理念不可同日而语。前者代表着一种文化,而且浅显,容易被西方人接受,而后者仅仅只是一种政治理念,缺少文化意义上的深度。当时就有很多人指出,尽管荆柯刺秦从政治上讲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但是不能妨碍它成为刺客文化或者说江湖文化的经典,张艺谋完全没有必要来否定荆柯刺秦的价值。从文化上讲,《卧虎藏龙》和《英雄》,李安和张艺谋,高下立现。在当时我就觉得李安实在非常让人佩服。

    这次《断背山》获奖,吸引我再去回顾和分析李安,令我再次觉得他的高明。
    其实,很早以前,大约20多年前,我就看过李安的《喜宴》和《饮食男女》,那时除了佩服郎雄的演技以外,我就为李安对中国文化以及中西文化冲突理解的深度所叹服。回过头来看《断背山》以及李安导演的另一部完全西化的电影《理智与情感》、《绿巨人》,又不得不佩服他对美国以及西方文化研究的到位。由此我领悟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文化的品位是第一位的。张艺谋和第五代导演之所以成功,也就是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而他们的失落起因也在于对于文化的漠视和疏离。请看看,从《英雄》到《十面埋伏》,再到《无极》,哪里还有一点文化的影子?照《无穷动》里妞妞说的:“早就成了主流了!”
    这里,我完全没有否定电影走市场化道路的意思,相反,却是肯定了市场化的规律。仔细看看李安的简历,就可以发现,他1983年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是在好莱坞电影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比任何人都了解美国文化乃至好莱坞电影文化,所以他能够找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好莱坞文化的结合点,能拍出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叫好的电影来,即便完全西化的电影《理智与情感》、《绿巨人》,他都可以拍出东方文化的风格来。相比较,张艺谋、陈凯歌对于电影娱乐本性的了解显然就浅显的多,就看他们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特技制作就可以看出浅薄来。所以,要使中国电影真正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还是需要实实在在学习的,那种狂妄自大,以为“李安有什么了不起”的观点,实在是要不得的!要我说的话,李安比中国大陆所有导演加起来都要强!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多琢磨琢磨李安的电影吧!反正我是把李安的主要作品都收藏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悲剧英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