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价值论》两大理论新发现对社会主义变革的重大影响
标签:
股票教育文化 |
分类: 理论 |
《信用价值论》两大理论新发现对社会主义变革的重大影响
《信用价值论》对资本生产信用价值生产方式、对“集聚生产”社会新生产力这两大理论新发现,由于是属于基础理论方面的发现,导致宏观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需要重新建立。《信用价值论》(蔡定创 蔡秉哲著2015年第1版,2020年第2版)就是重建了宏观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个重建了的新宏观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不仅使得整个西方宏观经济学(注意:不包括微观经济学)都已经过时,对我党的基础理论也都产生重大影响。
下面试列举几例:
一,对社会主义是不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这一结论产生了影响。《信用价值论》的理论结论是,社会主义是四大价值生产方式并存,本来就包含有私人资本生产方式。
40年前的改革开放,引进私人资本生产,这在当时由于与“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严重的冲突。自《共产党宣言》以来,共产党人一直将“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的目标。但改革开放本质是“回头走资本主义的路”(这是当时的语言,在《信用价值论》中用准确的概念是“引进私人资本生产”),但又不能明说,只好用“市场经济”这个词来概括,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时理论上的解释是:“我们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需要走一段回头路,赶上发达国家,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决定的,是中国特|色”。同时在姓“社”与姓“资”问题上采取不讨论的策略。实际上是理论问题没解决,矛盾被掩盖。
至今,改革开放虽然已经40年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注意,在《信用价值论》中“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也已经发展到与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同一水平,按说不用再“走资本主义道路”了,应该是回到经典理论所说的“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来了吧?但我国在实践上仍然是支持与发展私人资本生产,“市场决定”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与经典的传统理论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左右两派在理论上的姓“社”与姓“资”问题不仅仍然没有解决,其实是更尖锐地对立的。继续用可能会造成共产主义信仰丧失的中国特|色来掩盖这些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的方法,并不是长久之计。可以说,这是世界共产党人十分急迫的必须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现在《信用价值论》解决了共产党人这个世界性理论难题。
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什么?《信用价值论》通过对“集聚生产”社会新生产力理论的发现,通过对资本生产信用价值生产方式的理论发现,原来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客观上存在着由“劳动分工”与“集聚生产”两种社会生产力同时起作用的复合社会生产力,由这两种社会生产力复合作用,形成私人资本生产、国有资本生产、社会资本生产(这是由《信用价值论》中重新定义的新概念)与非资本价值生产方式等四大价值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在信用价值生产阶段与以社会主义社会这个阶段,都同样存在着这四大价值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不是有没有私有制,生产资料是不是公有制的区别,而是这四大价值生产方式在总生产中的比例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属于社会主义因素的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生产的比例小,资本生产的比例大;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生产的比例小,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生产的比例大。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也必然包含有资本生产方式,这不是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而是普遍性。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消灭私有制,也不可能消灭私有制,世界社会主义变革是通过四大价值生产方式的比例变化,由量变到质变而实现。
这个理论同时也说明不管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其实都是属于资本生产的范围,仅在资本生产的范围,即使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也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
这个理论同时也说明了,40年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引进私人资本生产,是十分正确的实践。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采取的,一方面发挥资本生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发挥政府的作用(在《信用价值论》中,政府是社会资本生产的主体)的发展经济的方式,总体上是正确的。
但是,《信用价值论》对这一理论问题的解决,还有更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当代世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变革的前夜。普遍情况是资本生产在萎缩,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停滞,需要转向加强采用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资本生产的方式与非资本价值生产方式,来解决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问题。即使在我国当前,《信用价值论》理论由于并没有被应该掌握者所掌握,在资本生产增长下降的情况下,发挥社会资本生产方式的作用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没有发挥。
现在,在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这些年来社会主义的呼声也已经很高了,但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使得多数国家的多数阶层都难以接受,社会主义变革反而被这个理论受阻。如果懂得社会主义并不需要消灭私人资本生产,而仅仅是加强社会资本生产,通过社会资本生产的量变到质变来实现这一变革,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的世界大流行,各国政府都感受到加强社会资本生产的重要性,用《信用价值论》理论来重新定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先导作用,必将促使世界社会主义这一变革的早日到来。
二,共产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传统的共产主义理论认为,共产主义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的,共产主义是各尽所需、按需分配。《信用价值论》通过对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考察发现,不管是私有还是公有的所有制关系,都是产生为“劳动分工”的社会生产力。由于“劳动分工”,每个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都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产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进入消费。因交换就必然产生的交换价格,产生对这个产品的所有权属关系。不管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都是因为“劳动分工”的社会生产力所形成的所有权属关系,也叫资本生产关系。在资本上的关系的基础上怎么可能产生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的生产关系呢?这其实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说,即使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也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当今社会生产已经普遍的商品过剩、生产过剩,但是这些过剩的产品共享消费没有呢?过剩的产能用来生产各尽所需有产品没有呢?没有!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现实中人们普遍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空想的原因。其实这是因为理论错误造成。就是认为在“劳动分工”的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资本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认为只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就能实现共产主义,不知道公有制其实也是扩大了的私有。不管是私有企业生产,还是国有企业生产,都是属于资本生产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想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空想。
但是共产主义是不是就没有了呢?不是的!
《信用价值论》通过对“集聚生产”社会新生产力的发现,证明了只有“集聚生产”才是产生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共产主义在“集聚生产”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必然实现。
为什么只有“集聚生产”才能产生共产主义的生产关系呢?
原来,“集聚生产”是这么一种社会生产,它所生产的产品不用经过交换就直接进入消费,没有交换就没有价格的形成,也就没有所有权属的关系,不归任何人所有。只有不归任何人所有产品才有各尽所需、共享消费的可能。随着“集聚生产”的社会新生产力发展,用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共产主义就必然实现。
其实这样各尽所需、共享消费的产品已经有不少了。例如:互联网上已有很多产品是免费消费的,GPS、北斗导航也是免费消费的。还有一种产品是免费消费的但我们熟悉无睹,这就是知识产品(专利知识除外)。随着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价值生产在社会总生产中的比例加大,这种共享消费的产品也会越来越多。
由此可见,只有 “集聚生产”才是产生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生产力。
当然,《信用价值论》的论述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详尽的论述了共产主义如何在智能机器人完成对无限可重复使用价值产品的替代生产中实现的过程(详见《信用价值论》第26章,第695-720页)。由于篇幅较长,而且,“集聚生产”与“劳动分工”生产,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种关系,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共产主义也不是想现在这里那么简单的就能实现的,有着十分复杂的过程,社会发展也是十分复杂的,这里就不再详细论述了。
但由此可以说,由于“集聚生产”的社会新生产力的理论发现,人们以可以看到,共产主义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主义理论也由空想变成科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