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评深化“市场化”

(2013-11-02 23:27:22)
标签:

383改革

财经

金融

双轮经济

分类: 财经

再评深化市场化

--对“ 383”方案讨论(四)


 

什么叫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就是指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必然的交换过程中通过商品的价格信号实现对生产量的调节。此在当代实体经济生产中仍是起基础作用的生产量的调节手段。但同时,在当今的已经属于的信用价值生产时代里,信用价值生产的本身并没有交换过程,只是因为信用价值生产仍是需要通过实体经济的实体价值生产过程才能实现信用价值的生产,如果我们将实体经济与通过实体经济的实体价值生产而实现的信用价值生产,看作是当代经济的生产总过程而这一总过程中仍然是包含有交换过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当代经济市场调节仍然是基础的调节,但是显然不是唯一的调节作用。如果仅指在国家层面上的信用价值生产(还有企业级别的信用价值生产,但此不在我的宏观经济学的范围),更多的则是国家对经济的组织管理作用的发挥、是国家的有形之手,而不是市场调节。

 

因此,在当代,信用价值生产已经成为一种主导、统帅实体经济生产的时代里,实际发挥作用的应该是国家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两个方面都包括,即包括通过市场对商品生产量的基础调节,也包括国家通过对经济的信用管理、组织管理高层次调节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要并举,不能单强调那一个方面。现代经济,国家的有形之手的调节不仅是信用价值生产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市场调节得以实现的保证。因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的“有形之手”的调节作用是主导的、统帅的调节。

 

严格地说,在国家层面的信用价值生产,是完全地由国家出面组织才能进行的一种生产,并不仅仅是调节作用,此已经在我所创立的信用价值生产理论(已由《货币迷局》、《印钱消费》、《双轮经济》三部论著中完成了这一理论的主要论述)中得以全面的阐述。例如,国家的信用货币价值发行,国家的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四次分配,印钱消费、虚拟经济中的信用价值生产、国债货币的信用价值生产,都是必须要依靠国家经济的组织管理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才能进行的,不是自发的。就以人们迷信的美国为例,美联储局的货币政策、美国的国债、EQ1EQ2EQ3,那一个不是国家的有形之手在发挥作用?美国的阻止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收购、美国的高科技限制政策、美国的金融监管条例、美国股市的严刑峻法与市条件的法规、各国的签证(阻止劳动力自由流动)、各国的对商品的进出口政策,那一项不是属于国家干预经济?政府的有形之手的调节?

 

因此,不能搞市场迷信,既要看到我国国家对经济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国企管理问题严重,也要看到国家对经济管理的正面作用,国企在与对搞外部垄断金融与垄断企业竞争方面的不可缺乏的作用,否则我国的高科技产业群根本不可能形成,国家的经济命脉不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可能有航天、军工、高铁。经过30年的工业化过程,其中一个惨痛的教训是,凡是迷信市场作用的高科技,几乎我们自己至今也没有获得(汽车、大飞机项目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凡是自力更生的,我们都已初具规模,例如,高铁、军工科技、航天技术等。在股市的改革中更是教训惨重,每一次照搬而来的“市场化”改革都使股市脱一层皮,经过N次“市场化”改革后的股市政府信用尽失,已经没有多少民众再相信这个股市的了,而依靠信用才能进行价值生产的股市在政府信用尽失的情况下输出的只有负价值对经济发展起反作用。

 

市场调节作用是基础作用我们已经实现,深化改革需要把握度,不能将“市场化”提高到不适当的高度,否则就有可能自断手臂,将我们过去30年来所赖以成功的手段也被改掉。夸大市场作用,过分强调市场调节都是不合时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