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儿子的信

(2010-10-05 10:01:02)
致儿子
    感谢孙老师,让我们这些家长参与进来,为你们的18岁搞一个成人仪式,和你以书信的形式平等地做一点交流。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谈点什么呢?
    千言万语、千头万绪,一时真不知从何说起。
    从根本上说,你是一个好孩子。和所有的人一样,你是一个有着明显缺点同时也有着相当多显著优点的好孩子。在你成长的岁月中,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有溺爱,也不乏粗暴,做过一些让我们当时遗憾至今都愧疚的事,这些常常在夜深之时让我自责。但是血浓于水,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爱你的。尤其是当你有了一点进步时,我们都从心底里为你高兴,为你不断增多的优点而高兴。
    ——你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孩子,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是你一贯的品格。还记得吗?一次你妈因接受了患者的一点礼赠而受到你不留情面的批评,这件事尽管家长有点撮火,但却让人十分难忘,从此也很警惕,绝不能收病人礼,发国难财。对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你谈起来也总是那么痛心疾首,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你人性的亮点。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弱病残幼,你能主动让座;父母的小病小疾,你也知道问讯关怀。让我们不好意思的是,那一次我们对长辈的一句微词,也让你很是不满,将我们数落一通。你妈还曾这样开玩笑问过你:“如果你爸另觅新欢,你怎么办?”你说:“错误虽然不能原谅,但我也不能不认他,毕竟他是我爸呀!”说实话,当你妈把这句话告诉我时,一瞬间,我觉得你长大了。
    ——你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好学上进、志存高远是你求索的双翼。尽管你时有懈怠,偶尔也会玩迷心窍,但当你理想的坐标点亮,你会幡然猛醒、奋力前行。从小学的恶劣环境中力争上游,到初中学习的名列前茅,再到陈经纶中学从一个普通班到重点班的跨越,这一切都说明,你是一个有天赋、有潜质、而且前途不可限量的孩子。你目前唯一缺乏的,就是那么一点点刻苦精神。我相信,你的潜能一旦爆发出来,不仅会让我们,也会让你自己大吃一惊。   
    总之,你的优点很多,难以一一尽述。在我和你妈的眼里,你是我们的骄傲。
    你已18岁了。18岁就是成人了,一个《宪法》承认的地地道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18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宪法》赋予你的权利你当然可以享受,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从你成人这天起,你就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孩子了,除了目前繁重的学业以及漫长一生的劳碌外,从此你肩上背负的,还有这样一个重荷:责任。这是你对应社会及家庭权利的,一份应尽的职责。   
    责任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 上说:“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那么,什么又是“分内的事”呢?
    第一,这个责任首先是对社会的责任。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你有责任首先把学业完成好,这是把国家建设好的最重要的基础,也是你立身谋命的资本。在未来世界的高科技竞争中,综合国力的强弱将是一个国家是扬眉吐气还是落后挨打的关键因素。我们的生活是否幸福,和我们这个国家是否强大,是一个唇齿相依的关系,你及你周围的同学都责无旁贷,有这份沉甸甸的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这个责任其次还是对家庭的责任。作为父母生命的延续,而且你的生命也将在下一代中延伸,你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减少或分担父母为你承受的重担,并在他们晚年的时候,挑起赡养他们的责任,你更有责任挣钱养家,抚养后代,完成你自己的人生使命。
    第三,这个责任还是对你自己的责任。未来充满了挑战,也加剧了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稳操胜券,不多学些本领,掌握些技能,储备些知识,怎么行?又怎么履行对国家、对家庭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责任?自私地说,即便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幸福,你也要把握住今天,至少当你回首往事时,不会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懊悔。“人生能有几回搏?”面对稍纵即逝的百日光阴(指百日之后就要毕业),何不加倍珍惜,奋力一击!
    孩子,当你迈过18岁的门槛,以一个堂堂须眉的形象走向7月,走向未来的时候,看看自己的潜质,想想父母的期望、掂掂肩上的责任,能不以优异的成绩回馈社会、告慰师长、奉献双亲、奖赏自己么!   
    我们希望并相信,你能给我们这份惊喜!
    祝你成功!
                                                                      你的爸爸
                                                                      2002年3月25日
(注:此文是应儿子班主任所请,为他们班举办的18岁成人仪式写的一封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讨厌钮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