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游戏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2)

(2006-12-14 00:36:45)
分类: 体育教育

竞赛法的教学程序

竞赛法的教学程序指的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时所应遵循

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教学内容的分析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竞赛形式。这是竞赛法教学的第

一步,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前提。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务必保持高度的重视,杜绝竞赛形式选择的随意性。

2、编组及竞赛规则的制定

竞赛法练习形式的编组方法,一般采用自然分组法,即根据上体育课的基本队形所有的列数或原有的体育课小组进行分组。但有些内容的竞赛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及运动能力的强弱而划分竞赛小组。为了避免前面所谈竞赛的负效应的产生,分组时应尽量使比赛的双方的力量对等。编组完成后,就应针对该竞赛及分组的特点,制定出确实.有效.可行的竞赛规则,以确保竞赛的顺利进行,避免异常情况的出现。竞赛规则可以借用正式比赛规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自己制定规则。一般应包括竞赛方法限制.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以及胜负的判定方法和奖罚的具体实施。

3、场地.器材.竞赛路线的准备

根据竞赛的方法及规则预先布置好场地.器材,划出醒目的竞赛路线标志。要求实效.

醒目.美观。这不断能节省准备时间,增大课的密度,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掌握竞赛方法的需要,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

4、裁判的安排

竞赛的裁判一般应由教师兼任,见习生协助。要求裁判必须认真负责,严肃公正,正确掌握规则的实质,并且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及组织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裁判也是竞赛的参与者。

5、实施竞赛

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就可以实施竞赛了。竞赛的顺序可以根据竞赛形式的不同,按自然队形排列,如达标素质测验;也可根据实力强弱排列,如接力赛;还可以根据战术的需要及配合而排列,如排球赛等。竞赛的次数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可采用一次决胜负,三战二胜制或五战三胜制等等。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必须服从裁判和教师的指挥。竞赛一般应在教学任务已完成,目的已达到,学生情绪高涨时及时结束比赛或转换另外形式的练习方法。

6、比赛结果的评定

当比赛一结束,教师或裁判必须及时宣布比赛结果,给予公正的评价,并兑现奖罚措施,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最后老师应根据竞赛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正确的引导。

竞赛法运用的原则

1、竞赛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要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能的基础

上进行竞赛,不能为竞赛而竞赛,甚至因为比赛讹干扰学生已经掌握的正确技术动作,破坏动作技术的动力定型。选择竞赛练习的内容,必须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不能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或过低的要求,对于复杂而有较大危险性的内容应慎重考虑。而应该以简单.实效.有助于主教材任务完成的练习为主,如学习三级跳远时,可选择一些单脚跳.跨步跳接力赛,用以提高学生的专项力量和熟悉简化.分解技术结构。总之,应做到既有利于巩固技能.技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又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

2、竞赛前必须使学生明确竞赛的具体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有效地

安排好场地器材。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思想教学和组织安全工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竞赛法运用于体育教学时,必须遵循人体动作技术形成的规律。在不同的教

学阶段,即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比赛方法。在动作技能的泛化和分化阶段应重点放在动作质量.规格上,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动力定型,分析领会动作要点,抓住动作技术关键,看谁掌握动作快.正确.熟练轻松。在自动化阶段,应把重点放在动作技术的巩固和运用方面,促使学生动作技能的个人风格的形成。

4、安排竞赛练习时,必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应采用      不同的运动负荷。以掌握技术为主的竞赛练习,运动负荷应适当小些,而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竞赛练习,运动负荷适当大些,给机体以一定强度的刺。另外,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及气候的变化等。做到既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又不致于引起过度疲劳和导致伤害事故的出现。特别注意不能被学生的情绪所感染而不合理地增大运动负荷,而应密切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和体力状态,将运动负荷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

5、在实施竞赛练习时,必须处理好共性要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既要培养

学生严格遵守竞赛规则的良好习惯,又要达到发展学生创造力及个性情感的发展,使课堂气氛严谨而活跃。

6、对竞赛双方进行恰当合理的奖罚,是激发学生情绪的有效方法。就一般情

况而言,对优胜者的奖励越大或对负方的“罚”的程度越高,竞赛相对讲就比较激烈,而且也更能激发更多的人的参与热情。此外,奖罚的形式也对竞赛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社会性奖励比物质奖励更能激发竞赛的热情。因为竞赛是表现自己的机会,在竞赛中能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参赛者最大的愿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竞赛法进行练习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参赛的热情。奖罚应多采用精神鼓励以满足参赛者的愿望,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负方为胜方献上一个小而简单的节目或教师在小结时,鼓励学生为获胜者鼓掌表示祝贺。总之对胜负双方的奖罚要适时.适情.适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竞赛热情,同时又要有利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别忘了奖罚后对双方共同的激励和期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