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养课构想
(2013-02-22 07:26:54)
标签:
娱乐 |
分类: 辨理 |
人身难得而易失,生命难养而易病。匆匆百年,转瞬即逝。生未能安,死无所止。空来虚往,随业聚散。三界升沉,居无定所。人生如是,思之诚可悲也!
人生在世,当有指归。知所趣向,则能取舍。欲令生而能安,死有所止,当知生死真相。
生以身立,身因气成。气聚方能身安,趋吉方能免祸。是以欲养生者,先当聚气而趋吉。
死以神迁,神因心显。心明方能神定,破迷方能开悟。是以欲脱死者,先当明心而破迷。
气为身之载,心为身之主。养身必先养气,修身必先修心。生为身之本,身为生之用。修养之学,因此而立。
养生以仁为本,以气为用。仁者果之核心也,生气聚而成形,身命从此而立。
仁从德生,德因天禀。失仁则心腐而从杀,失德则天弃而逆生。
仁德者,生命之根本,身心之护持也。为人者于此可不再三致意者乎?
故设仁道养生之课,欲明其理而成其事也。
仁道之纲唯一,曰气。仁道之总目有二:曰养生,曰治病。
养生以扶正气,略有四目:曰食居功引。
治病以祛邪气,略有四目,曰药针推敲。
皆气之为用也。生气足然后身健而能运,四肢百骸而成一用,心之所向,无事不办。
身之用,艺之成也。艺之成,事之拟也。艺成则事成,事成则功成。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言用之体也。
老子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言体之用也。
修身以中为本,以和为用。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修身之道为艺。艺者,稼穑也。令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也。
艺之用为变化气质,陶冶性灵。即令性情中和,不偏颇乖戾,为生气之害也。
故设艺道修身之课,欲明其体而达其用也。
艺道之纲唯一,曰力。艺之总目有二:曰文,曰武。
文艺以治心,略有四目:曰琴棋书画,由眼及手而摄心也。
武艺以治身,略有四目:曰拳剑刀枪,由近及远以防身也。
皆力之为用也。此力即和之整劲也,不分散之谓。内而能摄心于中和之境,外而能防身于安稳之地。
有持有放,有发有收。随感而发,因动致用。立于不败之地,守于无虑之境。太极也。
文从琴,武从拳。内以治心,使七情不乱发;外以治身,使四肢不妄动。以得太极中立不倚之用。
以此为本,内以齐家,外以治事,以身立德,以心显仁,则道可以复,自然可以归也。
愿以此人生修养课与天下有志者同学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