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东亚宋体小宝幼儿组育儿 |
分类: 精灵成就 |
随后,举行了快棋赛。这次是幼儿组和04-05年的孩子分在一个组。还算是有了挑战。但事实上此次比赛,这个组也就是小H,小Z,和小宝三个孩子算是种子选手,有竞争力的。这三个孩子可以说分别是目前04年、05年、06年出生的孩子中最拔尖的小棋手了。小宝对两位师兄是敬畏的很!
殊不知,这样的‘善意’提醒,却在无形之中,束缚住了孩子的手脚。给了孩子一个不良的心理预期—这个对手比我强大,不好对付,我不如他,我怎么都打不败他……等等。
比如小宝每天早上起床,都喜欢在床上赖一会儿,我叫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起床,不吃饭。每当这时,我就急了,数落他:“你怎么总是这么磨蹭,时间全被你耗光了,一遍两遍的不听话……”但事情并没有因为我的数落而发生改变,他依然是每次叫着吃早饭时都要磨蹭好久!我给他贴上的“磨蹭”“不听话”的标签,反而让他很坦然的认为我就是这样的孩子,继续这样就是了。还有吃饭,某一次姥姥说‘这个小孩什么东西都只吃一次,剩的就不吃了。’后来这话又说了几次。于是,再劝他吃饭时小宝就为自己开脱了:“这饭是剩的,我不吃,我不吃剩饭。”
再有我们是不是习惯于在孩子做某件事情之前,把他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替他考虑的太全,太周到,对他的叮嘱太细,反而给孩子了不良的心理暗示,打击了孩子的自信,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呢?
比如,前不久的幼升小面试。一个月以前我就开始在家里‘造势’,动不动就说:‘小宝,你这样**,面试的老师一看就算你不合格了;面试还要考跳绳呢,你要跳不好,怎么合格呀?面试的时候,你要怎样怎样……’哎,‘面试’整天被我挂在嘴上,害的孩子担心起面试来。对他姥姥说:真怕**做不好,面试不合格,不能上小学了!果然,面试的时候,一开始小家伙真是紧张了,面对第一位面试老师,头都不敢抬,回答问题很小声。自己说还回答错了一次。哎,都是我不断的提起这事,给孩子不好的心理暗示造成他的紧张和压力。
美国有一个心理研究组织做了这样的实验:安排一些志愿人员,先测量了他们的握力平均为 101磅,然后将他们催眠,暗示他们现在软弱无力浑身没劲。经过这样的催眠后,再测量他们的握力,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60磅了。
总的说来,积极的暗示带给孩子的是积极的认识和体验,能帮助孩子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产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使孩子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举止、以及坚强的情感意志。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给孩子什么样的心理暗示,让他产生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做出离我们的预期最接近的行为。进而培养良好习惯、性格、品质和情商的好孩子!
……………………………………………………………………
记功簿:
1. 好为人师
每局棋下完,从赛场出来,小宝都要跟对手探讨一下刚才比赛的局面。当然,说是探讨,实际上都是他在告诉对方,你刚才哪步哪步走的不好,应该走什么什么。我有哪步走坏了,你有什么样的好棋。甚至还告诉人家家长,哪里他走的不好,哪里是好棋,让人家家长回去给孩子复复盘。典型的好为人师型!这倒是进步的地方,以前下完棋出来都不想棋的。现在能自己点评棋局,说明动脑筋了!
2. 淡定
每次从赛场出来,小宝都没什么表情,不像很多孩子那样,输赢都写在脸上。总是淡淡的表情,走到我跟前,轻描淡写的说一句:赢了。在结果面前表现出了大将风范。
3.理性
4天时间下了18轮棋,却是挺辛苦的。你说他不高兴那是假的,他也挺高兴,领奖之前,自己念叨着我是小冠军。但是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赢得这么轻松的比赛,得这么容易的冠军,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