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2011-09-23 10:10:00)
标签:

体育

侯逸凡

俄罗斯

宋体

小宝

育儿

分类: 精灵故事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第一次与世界冠军交手】 (迟到的记录,上面照片是报社记者的杰作)

 

       上周末,世界青年冠军,22岁的俄罗斯国际象棋美女特级大师维拉与10名棋院平均年龄在7岁左右的小棋手开展车轮战。小宝同学有幸参加了这个活动。这是小宝第一次出席这种活动,更是第一次与特级大师交手,他多少有些紧张。

 

       周老师给小宝这样的机会,作为父母,我们没有丝毫的渴求孩子取胜的心理,咱参加就是见见世面,更重要的是,激发一下孩子的“好斗心理”!

 

       学棋一年多,小宝的心态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从最初被吃一个子就能哭半天,甚至罢赛的心态,渐渐成长,到输棋才会哭一场,再到只是输了不该输的棋才会哭一次;再到外出比赛、下棋,即使输了,不管该不该输都不会掉泪,不但不哭,还会自己摆棋谱总结得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心态了。抗挫能力的确有了不小的提高,这就是学棋的优势。

 

       但是,这样的情况并不能掩盖孩子心理的弱点。我认为已经很明显的,小宝的弱点就是“先入为主”“欺软怕硬”。

   

       首先,先入为主。特别典型的就是,小宝在网络上下棋的时候。当他看到对方是级别比他高的选手,要么吓得不敢跟对方下,要么下了也不敢走子,心态上处于劣势,没有敢拼敢打的精神,早早的就想认输,当然肯定不会发挥出什么水平的。(当然,8月的青岛比赛是个例外,面对强手他发挥的比对方好)。

 

       所以,这次和特级大师下棋,他首先心理上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开局就畏手畏脚,出子慢,没有什么思路,很不在状态。没有亮点。

 

       其次,欺软怕硬。要是对手的级别比他低,他就乐颠颠的,还能想出些妙招,让自己得意洋洋一下。往往可以发挥好。(当然也有大意失荆州的时候)而当对方很顽强的抵抗他,他反而容易软下来,已经好几次都是在小宝处于局面优势的时候,被对方逼和,甚至将死!这里面当然也存在一下技术方面的问题,但心态问题也不能被忽视。

 

      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多因素。智商差不多的情况下,情商就更为重要一些。这也是我们要求小宝坚持学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爸爸多次给你讲到天才棋后侯逸凡,小小年纪,即使和世界冠军,特级大师过招,她也不畏惧。她曾经说:“特级大师又怎样,他也不会那么容易将死我!”这就是一种自信,一种王者的霸气。一种你需要学习的意识!

 

宝贝,“不畏强手”“越挫越勇”“迎难而上”“重过程轻结果”,这是我们送给你的几个希望。这三个词语的后面,需要你拥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自信而不自满,无论对手是谁,都要“好斗”,都要对胜利拥有一份渴望,被为之努力!这样才会见到成功的曙光。如果说侯逸凡离你太遥远,那么看看你身边的师兄师姐们,他们中也不乏这样痴迷下棋,自信、坚强无惧强手,最终成为“超级杀手”的很棒的孩子!好好锻炼自己吧,宝贝,重过程轻结果,不要背上必须赢棋的包袱,相信自己的实力,你很棒的!

(图文实录)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我在耐心的等待今天主角的登场,等呀等,等呀等,只等来一群“群魔乱舞”的舞者,看的我是哈欠连天呀。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美丽的主角登场咯,哈哈……好亲切,还有些羞涩呐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原来,开始车轮战前,都要这样握握手哟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我已经握过了,写记录了……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喔,我期待呀,美女姐姐朝着我走过来了,又要轮到我了……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我在对弈中,看我坐的端正吧,其实小心脏在敲鼓呢……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走完棋,我就会看看同位的棋。我旁边这位师兄,别看年纪不大,7岁多,已经是刚刚出炉的“中国-东盟”国际象棋少年精英赛8岁组的冠军了。全胜呀,崇拜中!
儿子,何时你才能迎难而上?
终于逮住机会和美女合张影了,太不容易了!

           期待以后还有这样可以和高手过招的机会哈!我也要努力成为高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