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点2007建筑行业焦点:建筑使用人说不

(2008-01-10 15:22:41)
标签:

逸翠园

和记黄埔

房屋召回

验房

代建制

重点工程

房产

分类: 工程咨询

盘点2007建筑行业焦点:建筑使用人说不

2007年的元旦下了一场小雪,让人感觉视线近了,似乎世界也不那么喧嚣了,然而一个新闻却令我们瞠目结舌。香港著名富豪李嘉诚麾下和记黄埔地产建了一个很差的楼盘(香港媒体称“大富豪李嘉诚北京建烂尾楼”)。并拉开了轰轰烈烈业主维权拒收房的的序幕,虽然和黄开中国的先河实行了所谓“房屋召回”,但具我所知原定于2007年元旦交房的逸翠园,至2007年6月1日还未交出一半,下本年又陷入官司中,至此时仍有官司多起没有审结。并且早期我看到的我问题被我言中,下半年的整改工作十分浩大。

作者:刘咏刚  北京沣信达置业顾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联系方式:fxinda@126.com

作为逸翠园的维权顾问,我亲身检测记录及几百份报告几千张照片告诉逸翠园的确存在许多质量。有媒体对于这个事件暴露出的房屋验收制度等问题作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从而发现了这个行业内存在的政策性问题。特别令人唏嘘的是现行房屋验收制度相当于开发商自己验收合格,备案后就是政府认可合格产品,而早早就交钱了的房屋使用者,对于房屋的使用功能等没有任何的话语权,甚至窗子打不开、没有厨房排烟道的这样低级的错误自己都没有法律拒绝。但最基本的功能缺失根本无法推脱,消费者的基本权利验收权是最浅显的道理。我面对忙碌紧张的和黄工程师,我想“丑媳妇见公婆的滋味也真的难受呀”。

2007年的年末从行业内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国务院和北京发改委大力推广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全面进入收尾阶段,而一直以来代建人和使用人的矛盾也升级到了巅峰。媒体经常报道的某某馆、某某医院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代建人抱怨“政府收紧钱袋子,使用人的欲望无止境,代建收费太低,代建没法干了”,使用人抱怨“质量低劣、功能不足、工期拖延等”。一时间发改委召集各方商讨对策,这样一个好的政策,不能让他推广中流产。

作者:刘咏刚  北京沣信达置业顾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联系方式:fxinda@126.com

这两件事似乎关系不大,但有一点是惊人的一致,就是工程建设者都将面对“使用人说不”。我给发改委关于代建制的意见中我提到,现有的我国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的缺陷,导致了类似事件的解决缺乏依据,但“说不”又是使用人的基本权利。我国的建筑法中工程建设的相关方是这样的,建设方(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和设计方属于建设方的咨询单位,并没有把建设方和使用方分开,这也导致了一些国外引进的如FIDIC条款、现代项目管理方法、EPC等模式在执行中推广困难,问题较多。这件事的启示是:首先我觉得不论哪种工程建设形式,都必须区分使用人、建设人,现有制度对于建设人的权利过分放大,把应该是使用人的权利转移给了建设人,从而使工程的整体结构和监管不合理。也就导致了设计人、施工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盖房子,忽视了使用人的需求和利益。其次,国家应该尽快放开工程咨询市场,是各种使用人灵活的聘请有资质的个人作为自己的顾问和参谋,来实现预控和有效的沟通。我们的政府过分强调企业资质,导致了建设行业普遍存在挂靠和无法建立专业职业道德的问题,而对于个人资质疏于管理,使正气无法建立。当然这里面的问题主要是政府的利益,企业资质是个人的摇钱树呀。民主的行业协会可能会削弱政府部门的权利,因而假协会、真政府大行其道,行业没有基本道德水准。

从一个工程技术者的角度,我认为使用人说不是2007年的典型事件,我想这将有利于从外界解决困扰我们的难题:法规和模式。从而为打破目前尴尬的局面找到真正的突破口。

作者:刘咏刚  北京沣信达置业顾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联系方式:fxinda@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