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砗磲之惑

(2009-03-01 11:25:26)
标签:

砗磲

南红

铜箍

管子

纹理

休闲

老砗磲之惑

笑镜

老砗磲之惑

(图片转自华夏商城)

    位东北玩友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玩古玩就像找老婆一样,找老婆就要找一个让你欲罢不能,摸起来没够的,尚古、玩古亦然,你要是买货的时候不打算拿回家常常把玩,你最好别花这个冤枉钱。

    今天,这话让我少花了不少冤枉钱。笑镜不是那种口袋有的是闲钱的离退休干部,也没有可以换钱的特权,维系这种爱好的钱非常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适当割舍其实是生活里常常遇到的问题。再说,这个市场上屯货问题严重,玩的多,买的少,买的少,货品更新的就慢,以前逛一遭需要几个小时,现在我一个小时就能逛两个来回。

    今天我要说说老砗磲和新砗磲。

    市面上的老砗磲到底有多少种形态,而每一种形态的把玩性到底有多高,我以前从未想过。今天突发奇想总结了一下,勒子,管子,盘,珠,牌,嵌松石,嵌珊瑚,嵌银箍,嵌铜箍,仿牙,扳指,戒指,雕件,能想到的大概也就这些了,而真正有年头的老砗磲存世量似乎超乎预计的多,这就说明砗磲件在做旧工艺上应该取得了不少的成就。还有一种老砗磲的加工工艺就是抹料补残,作为一种生物宝石,砗磲的耐腐蚀性相对较弱,存世的一些老件有残也就无可厚非,镶嵌和加箍看似美化,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掩饰,摸过这类件,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可以遮掩的地方。

    砗磲有自己独特的纹理,经过自然风化腐蚀后呈现出条纹的状态,市面上也有仿砗磲的物件,大概就是同样质地的贝壳,不过说实话,比砗磲更洁白无暇的料子还真的满少见的,有种白琉璃效果不错,不过那东西缺少纹理。砗磲和牛骨都有人用来做象牙的仿品,牙纹效果也是可以做的,要知道“牙纹”二字操弄了多少“爱象”青年啊。

    最近想攒一串佛珠,老砗磲管子也在我的打猎范围之内,其实箍铜的老砗磲我还蛮中意的,市场上看到两个,开价伍佰,回来一打听,单颗成本连25都不到,黑啊,开十倍价,砍价的余地太大了。

    市面有一种很火的砗磲类饰品,所谓金丝砗磲,个人不太认这东西,先不要说真东西现世太突兀,这才火了没两年,市面上仿品已经泛滥了,要知道这种金丝砗磲的质感,琉璃能够仿到非常相似的地步,当然认识的还是一眼能看破。这种看起来贵气华丽的珠子,经不起岁月的磨砺,白砗磲会渐渐沧桑,金丝砗磲会慢慢黯淡,我还是比较喜欢沧桑感。

    相中一串缠丝羊角玛瑙,有点南红味,这很刺激购买欲,这年月,好南红难求啊。终于还是放下,要知道,相似和真品差别太大了。下周想去德州转转,听说那边有个散市,乱七八糟东西应该不少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