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不力和处置不当频爆食品安全事件

标签:
观点评论社会随笔文化新闻杂谈金融危机微软李小龙臧天朔 |
分类: 杂说世情 |
监管不力和处置不当频爆食品安全事件
娄义华
据中央电视台11月1日报道,针对近日出现的“三聚氰胺鸡蛋”事件,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表示,市民可以放心吃鸡蛋。 王智才称,鸡蛋检出三聚氰胺属于极个别企业所为,蛋鸡整个行业的发展应该说是健康的,安全的,鸡蛋完全可以放心食用。11月02日《京华时报》
从今年9月开始的奶粉事件到随后的奶糖、饼干事件以及之后的柑橘、鸡蛋事件,在食品安全领域里可谓“风起云涌”。纵观近期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因为政府监管不力、事故发生后处置不当,导致事态恶化。广大民众感到恐慌,对食品安全忧心忡忡,提心吊胆。心中一直比较担心,食品安全什么时候才能让百姓放心,买得放心,吃得放心。
三聚氰胺事件使国内乳品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首先是大批问题乳制品的退赔、召回和销毁;其次是部分奶业企业将面临食品安全事故的索赔;最重要的是引发了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危机,短期内将会对国内主要乳制品企业包括蒙牛、伊利等的销售收入和业绩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从9月份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不单单是三鹿奶粉集团一个个案,而是涉及到整个中国奶粉企业,多数企业被检测含有三聚氰胺。“三鹿”只是一个喷发口,隐藏多年的有毒物质终于浮出水面。波及到整个奶粉业,元气大伤,全国各地大小商场都紧急处理以前的奶粉后,不再销售国产奶粉。如今人们谈奶色变,阴影还盘踞在消费者心中,一段时间内很难消除。这个惨重的代价,奶粉行业本身有一定责任,重要的是政府监管不力,导致如今狼狈不堪的局面。
在“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有关检测部门和有关监管部门居然称之前的检测指标中,没有检测三聚氰胺这个指标,看到如此的说法,简直让人心惊肉跳,不需要检测,难道就没有发现?难道检测人员不知道三聚氰胺对人体有害?从大面积奶制品中都含有三聚氰胺,出现这种情况,居然没有国家标准,令人咋舌。这充分说明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存在问题。在事件爆发后,很多政府部门却是捂着、盖着,导致民众对地方政府失去信任,为了保自己的乌纱帽,不惜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严重,百姓对政府的权威性表示质疑。出现问题,诸多官员对自己的过失不愿公开道歉,承认错误,让百姓难以看到“父母官”为民做主。
病从口入,食品安全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怎样去监管,如何去处置,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食品安全监督,要从源头抓起,重点监控,常态监控,只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时时监控,将问题化解到萌芽中。如果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不能掩盖,应及时向公众说明,怎么说,都是非常讲究的。比如这次的广元柑橘有虫事件,本是一件小事情,专家等都出来说这种寄生虫对人体无害,但专家睁眼说瞎话的事情还少啊,他并不能代表权威,这个时候,民众对政府和专家都有所质疑的时候,就应该多位专家把这个解释清楚,虽然这种虫子对人体无害,但消费者心中感觉不舒服,担心这种虫子进入人体会有什么不测。“柑橘内的寄生虫对人体无害。”专家的这句话引发了二次恐慌,“吃虫子不会有事。”虽然没毒,专家能保证不会发生别的意外?应该给民众一个详尽的解释,包括鸡蛋内含有三聚氰胺,是如何来的,含量多少,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透明,完整彻底是非常重要的,让民众知晓才能防止讹传。http://imgcache.qq.com/ac/b.gif
前一篇:人大代表如何才能不被“忽悠”
后一篇:感冒药里到底含有多少“毒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