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你绝对想不到,在川东北农村的杨桥,居然有一种汤圆,叫“吊颈汤圆”,而且是过年时绝不可以缺少的美食。而“吊颈”,在杨桥的意思就是——上吊!
“吊颈汤圆”用糯米做成。糯米需要在前一天就用开水泡上。经过一晚上的浸泡,糯米被泡得充实而变软,被轻易地磨成了浓俨的米浆,悠悠然流进设在石磨口的“包帕”里。“包帕”是用细密有度的白布做成,常常用来沥豆腐。米浆被“包帕”包起来,吊在从屋顶垂下的绳子上,水分从“包帕”里浸出,一滴滴地滴落出来,“包帕”里的米浆就慢慢地变成细腻的粉团,成为做汤圆的原料……所谓“吊颈汤圆”,其实叫“吊浆汤圆”,就是把米浆吊起来到意思,而一些顽皮的孩童利用谐音,把它叫成了“吊颈汤圆”,倒来为过年带来颇多笑声。而“吊浆汤圆”比较正式的名字,叫“滴水汤圆”,即指米浆被吊起来,水分滴落的过程。
http://p1.pstatp.com/large/326000a180f76f3b0fa
http://p1.pstatp.com/large/3e400011527b8e04e95
滴水汤圆第一次被正式制作成汤圆来享用,是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按照杨桥人朴素的愿望,大年初一吃汤圆寓意着“一滚就是一年”的顺利。汤圆和醪糟、鸡蛋煮在一起,十分香甜、细腻。大年初一,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说说笑笑十分惬意,或许还会突然从汤圆里吃到一枚硬币,立即会引来一家人的笑声和祝贺,因为那代表着来年必定发财。可能谁都没想到,早早起床煮汤圆的母亲,在每个人的碗里都盛了一个包了硬币的汤圆哩。在杨桥,初一早上吃汤圆,与北方人吃饺子的意思比较接近。
http://p2.pstatp.com/large/323000a14f97528d2c6
滴水汤圆更大的作用,是在正月里接待拜年的客人。杨桥人的正月里,只要家里来了拜年的客人,无论什么时候到家,首先就会为客人煮上一碗醪糟汤圆加鸡蛋。尤其是腊月里刚结了婚的小夫妻,正月里四处“拜新年”,因为正月十五之前要把所有亲友都“拜”遍,所以常常到家送上礼物就匆匆赶往下一家,这时候,汤圆就派上了大用场。小俩口虽然每天吃上七八碗汤圆,但还是笑咪咪地把它们“享用”了。新婚夫妇拜新年,是第一次上门的贵客,主客双方都随意不得。拜完新年离开,主人还会送上早就准备好的红蛋和发糕,以示对新婚夫妇的祝愿。
http://p3.pstatp.com/large/327000a17602d726552
http://p2.pstatp.com/large/323000a1507eeee6096
而那一碗卧了三四只鸡蛋的丰盛小食,被杨桥人谦虚地称为“开水”。意为打尖之物,可实在饱含了很多礼数和祝福。
为了方便接待正月里应接不暇的拜年客,杨桥人常常和亲友们约定一个时间“过节”,这样一来,直到正月十五之前,大家都轮流“过节”,像一场开得久远的流水席,也让春节的气氛更加浓郁。这一天,远近的亲友都一起前来过节,搞一次集体拜年。过节的菜肴,主要是过年时剩下的猪头肉、糖熬肉、红苕丸子、酥肉为主,意为从去年吃到来年。再加上一些新鲜的菜肴,也显得丰盛有加。用过午餐之后,主人一定会为每一个客人端上一碗醪糟汤圆,看上去像一道餐后小吃,实际上寓意着“团圆”和“顺意”的祝愿。
正月十五过了,如果“包帕”里的滴水汤圆粉团尚未用完,杨桥人则将它们掰成小块,用簸箕晾晒后留存。到了农忙时节再拿出来加水揉开,照例做了汤圆来“吃茶”(两餐之间的“间食”)。
http://p3.pstatp.com/large/326000a183ff9f45143
一滚就是一年,滴水汤圆是可以从年头吃到年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