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马]十年前的初见

(2007-02-22 02:00:25)
标签:

旅行

意大利

罗马

分类: 刻意意大利

初见罗马,2002.7.19-22

我的笔,难以记述

http://www.elainejeff.com/upload/Image/roma.jpg

到罗马,最要看的是历史,是宗教,是雕塑,是建筑……

但因为没有随身带着纸笔,在看到的第一时间记录那种震撼;即便带着,我的笔和语言也难以记述,更何况所知肤浅,不愿就这样唐突了罗马。

因此,对于那些太恢弘的,

诸如公元217年卡拉卡拉大帝的浴场,如今虽是一片废墟,但残留的马赛克比我的语言更能再现当年的盛况;诸如经历了近2000年的风雨仍保持着完美造型的圆形竞技场和旁边的君士坦丁大帝的凯旋门,诸如太多的需仰视才可见全貌的教堂,遗迹,壁画,石柱……

 

罗马初印象

从日内瓦机场起飞,越阿尔俾斯山后一直向南,沿意大利西海岸,然后折向东北进入罗马。航程不到90分钟,就落地了。

罗马给我的初印象并不是很好,机场很大,但有些杂乱;进市区的“机场快线”开的象长途汽车一样慢,沿途的风景也不能算美。酒店是提前在网上定好的,但这次预定实在失败。本以为躲开了火车站西侧所谓“吉普赛人和来历不明外国人的聚集地”,并且能离市内汽车总站近一些,可没想到这地方确实有点“脏乱破”。酒店的房间还算干净,可说是三星就有些名不副实了。4张单人床,2张并排,2张叠放,房间小的可怜,洗手间的灯不停的闪,淋浴房的门也掉了半扇,洗澡水会溅的满地。想想网上那张温馨的酒店照片,实在感叹意大利人的艺术手法!

罗马市区老旧的公共交通,略显脏乱的街道,给我对罗马这个历史古城的印象涂上了淡淡的灰色。不过饭馆还不错,特别是火车站附近的“香港人餐厅”,非常便宜,味道也比日内瓦的中餐馆更中国。

当结束罗马之行的时候,我的感受是,罗马就象一个两面人的雕塑,现代的一面并不出众,而古老的一面魅力无穷。

 

寻找奥黛丽. 赫本

不懂艺术,不懂建筑,不懂历史,欢诮獭?/FONT>

我就是以这种状态出现在罗马的街头的,不过好在我和部分旅游者一样多少懂得一点电影,罗马之行便因为寻找奥黛丽.赫本的影子而多了许多乐趣。

寻找赫本的影子是从去西班牙台阶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开始。沿科尔索大街,经过歌德从1786年其居住了2年的旧居,一路直行左转的来到了赫本吃冰激淋的西班牙台阶。这天刚好赶上准备晚上演出的舞台,不准游人从正面山去。实在懒的去找其它的路,于是就向一个主管模样的人问这问那,人家烦不过,就放行了。坐在台阶上,忽而有一种明快悠闲的感觉,好象全然听不到喷泉旁叮叮当当的嘈杂。当然我没有模仿赫本买支冰棍吃起来,只是注视着台阶下小船模样的喷泉,那是贝尔尼尼父亲的作品,据说台伯河曾经有一次决堤,小船被水推到这里……

一根一根地数着走过台阶上的古埃及石柱,来到最上面的托里尼塔教堂俯视整个西班牙广场。

据说这一带有许多文豪和艺术家居住过,比如司汤达,巴尔扎克,李斯特等,只是我不懂,便无从感受到太多文化的氛围。倒是从旅行手册上看到附近有个“鬼屋”吸引了我,走近看时,并不觉得阴森恐怖,实在无法想像过去的有钱人怎么能用这么一个门窗敞开的建筑吓唬平民不要接近。

还记得《罗马假日》里那张测试谎言的嘴吗?一个大大的石头的脸盘!

找到“说谎的嘴”并不很难,因为早在旅行手册上知道,它其实就在台伯河畔圣母马丽亚.因.科斯梅迪教堂入口处。教堂附件的神殿是祭祀河神和港神的,因此这个说谎的嘴事实上是模仿河神的脸盘雕刻的,那张嘴事实上是个出水口。

如果你想知道到底有多少游客是为了寻找赫本的影子或者是被《罗马假日》吸引着造访这座城市,那么最好就是去这个教堂门口数一数,看看那长长的一队,等待着把自己手伸进河神的嘴里,拍张照,再顺利的拿出来,然而全然没有兴趣走进狭小昏暗的教堂的人们,你会明白,是什么魅力让人们这样耐心地等待着作一个简单幼稚的动作,这样看着一双双或光洁柔嫩或布满沟壑的各种肤色的手,会心的微笑着……

罗马,这座古城真是应该感谢赫本为他增添的神秘,活泼和浪漫!

 

背对喷泉,许一个愿

特雷维喷泉是教皇克莱门斯12世主办的喷泉大赛的获胜作品,它巧妙的借景于背后的宫殿,海神和哗哗的流水声里充满生气的跃动着。

罗马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只要背对特雷维喷泉,从肩上抛一枚硬币到水池中,就有机会再次来到罗马!也许是这个传说的魅力,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喷泉恢弘的气势吸引了数不胜数的游客。游客真的是数不胜数,以至于这一次我们都没能在喷泉旁留个影。

许愿喷泉真的算我在罗马见到的最壮观的喷泉了,纵使再多的游客,再沸腾的人声也能被瀑布一样的水声滤洗得清凉许多,这水声吸引着我,又在次日下午,傍晚来了2次,但都没有找到可以靠近她的位置。

在罗马逗留的最后一天清晨,我第四次来到喷泉,还算幸运,此时的游客尚少,我终于可以靠近了喷泉清凉的石台,认真地听一听宣泄着却让人感到安静的声音,认真地,都忘了许愿……

 

拿波拿广场和万神殿

拿波拿广场只有行人,因为这里是禁止汽车通过的。因此也比罗马任何别的广场更有舒展的空间,鲜花,鸽子,游人,作画的和行为艺术者,一幅悠闲的景象,只是这种悠闲中人群的比例再少些就更完美了。

这个广场呈长方形,据说中世纪时期广场全是水,是戏水游船的地方,广场中间有3个喷泉,最中间的“河之喷泉”是贝尔尼尼的作品,将世界四大河流拟人化后修建的。

万神殿里拿波拿广场很近,但因为街道的狭窄和曲折,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

米开朗基罗曾经赞叹万神殿是“天使的设计”。它是公元前25-27年建造的,正面的几根圆柱让人想到古希腊建筑,内部的圆形屋顶开有直径9米的天窗,光线透过,投射在马赛克地板上显得肃穆庄严。神殿后身被墙围着的曾经是祭祀诸神的圣殿,现在是拉斐尔和埃曼纽尔二世和温贝尔特一世等人的坟墓。

 

樊蒂冈城市国家

到罗马的第一个下午就去了樊蒂冈,似乎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到过的国家数量增加一个似的。

罗马的夏天很热闹,但据说都是游客,而本地人都去其它地方度假了。作公共汽车左转右转的转到台伯河畔的圣天使桥,可惜桥上的“圣天使”我一个也不认得,因此也没有去看圣天使城堡。因为罗马的夏天初了热闹还很热,因此顶着骄阳我只穿了牛仔裤和很单薄的吊带背心。没想到排了好长的队来到圣彼得大教堂的入口却被哄了回来,原因是服装不符合要求。这就是进入樊蒂冈的规定了,男人不得穿短裤,女人不能露出肩和上臂。不过,樊蒂冈广场外的小礼品店早就知道许多游客不懂规矩,因此很多卖披肩,T-shirt和长裤的,于是,这个下午并没算扑空。

教堂内数不清的壁画,雕塑和礼拜堂,看到人眼花,教堂中央的圆形屋顶的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可以乘电梯再加上330节台阶登上。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实在给人印象深刻,如走在海螺的身体里,狭窄的台阶不停的旋转倾斜,倾斜旋转着上升,有时倾斜狭窄到让人四肢着地的前进才感到比较平衡和安全。

寻找万神殿和拿波拿广场的那天,因为迷路又以外的来到樊蒂冈城下,因为是傍晚,感觉全然不象正午,城堡,桥,教堂的晚霞中变的格外壮观,意外之中能拍到晚霞中的樊蒂冈,可谓大收获。

http://www.elainejeff.com/upload/Image/romabanner.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Zermatt 之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