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街口》-专业玩票的业余演出

(2006-09-11 16:26:19)
分类: 个人志

 

 

        雪村给人的感觉,总是一个嘻嘻哈哈的票友。他可以玩的很绚丽,玩的很出彩儿,但始终有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玩票味道,用北京话说就是“活儿糙。就象是几个朋友唱卡拉OK时忽然有人甩出一个高腔,博得满堂喝彩,但绝不会有人觉得他能上青年歌手大奖赛。所以雪村从《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开始红起来,至今也只有这么一首歌能让人记住。

 

《新街口》也是如此,它比自拍DV要好一点,却还不足以称之为一部真正的电影。无论是拍摄手法、剪辑、情节还是演员的演技——主要是雪村和范霞——都乏善可陈,不,准确来说是乏陈可善。对于张艺谋、陈凯歌之类的导演,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他们这儿不好,那儿欠考虑,但对于《新街口》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当一部电影有太多破绽可以批评的时候,你反而不知道如何下口。

 

对其他影片,老百姓可以用一字蔽之曰:“好”或者“烂”。对于《新街口》的评价,却只能是另外一个字:“困”。故事本身很平常,交给斯皮尔伯格可能会拍成一部小资产阶级情调温情片;交给冯小刚可能会拍成一部北京味十足的喜剧片;交给三池崇史可能会拍成一部暴戾的黑帮片;但它落在了雪村手里,结果只变成了一剂三唑仑。我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从开头的小小惊喜不可抑止地滑向睡眠的深渊,并且第一次真挚地希望电影院里也有快进的选项。雪村拙劣的叙事技巧在观众们的一片鼾声中一览无遗,有情绪但不懂如何抒发;有内容但不知如何表达;老实说,能把故事讲成这样也怪不容易的。

 

公平来说,《新街口》间或还是有着几丝灵气闪现,然则那不过是《笑傲江湖》里的冲灵剑法,只是看着亲切有趣,临阵接敌却是丝毫没有用处。雪村在《新》剧里试图刻意营造出的八十年代小青年生活状态,为此还辛辛苦苦找来许多八十年代电视里的经典视频,比如铁臂阿童木和燕舞音像广告。这份努力着实令人感动,可这些东西被漫不经心地胡乱嫁接在影片当中,与情节毫无联系,生生被浪费掉了。比之《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浑然天成,《新》只能称为一个拙劣的复制品。

它无法让观众怀旧或者怀念,唯一的亮点是最后的床戏毕竟让观众怀了一把春——不过那是范霞小姐的功劳,雪村即使是在床上的演技也很拙劣。

 

也许正如《大话西游》里的白晶晶所说,雪村还是回去好好从事音乐评书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