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鹤岗矿难“悬赏”出殡三宗罪

(2009-11-24 11:44:15)
标签:

杂谈

 

    据今天的《新京报》报道,昨日起,新兴煤矿遇难矿工遗体辨认工作已开始。当天,遇难矿工赔偿方案出台。方案共有两套,其中家属若选择一次性赔偿方案,最高可获30.26万元。另外一套方案是一次性赔偿方案。包括一次性遗属赔偿金20万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0.26万元。赔偿方案中还有一条特殊政策,若家属在签订赔偿协议后24小时内出殡,可额外获得3万元补助,若48小时内出殡,可获2万元,72小时出殡,可获1万元。对此,一些家属觉得难以理解。相关负责人说,矿上这样做,也是为了加快事情的解决速度,照这样算,“遇难者家属最高能获得33.26万元。”

    几天来,惨痛的矿难以及百多条鲜活生命的逝去,牵动着全国民众的心,人们关心的是,被埋井下的另外一些人究竟有无生还的可能、伤者是否安好、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故再度发生以及如何使逝者安息、体面地走上天国之路。相信每一个内心善意尚存、情意尚存的人们,都会由此而不停地嵯峨感叹、祈祷祝福。

    然而,矿难当事方相关部门却有另外一套情感、行事逻辑——以速战速决、草率了事的方式尽快督促家属出殡。这个价码是明摆着的,是以时论价的,24个小时是一个价,48小时是一个价,72小时又是一个价——悬赏之下,必有快者。快者多奖,慢者没钱。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后天没有明天的价,明天没有今天的价。如此,人们不禁要问:还有比这样的催促、“悬赏”出殡对逝者、生命的更大的不尊重吗?有关部门对于矿难及死难者的理解,竟如此和“钱”之多寡难舍难分吗?

    “悬赏”出殡暴露出的有关部门及人员的问题,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于逝者生命的冷血、麻木、不尊重,对于生者及家属情感的冷漠、忽视,以为金钱可以买来上述种种,且身体力行,现实行事。众所周知,对于遇难者进行起码的凭吊,是包括责任方人员、家属、工友起码的对逝者的礼仪、尊崇,是生命尊严的基本体现。如此,人们的情感才能稍许平息、生者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气。而作为责任方,有关部门及人员如此态度,如此不顾及人伦、道义、情感,实际上是以强势宣誓一种价值观,即矿难不可怕,有钱即能摆平。如此造成的价值混淆、生死背叛、惟利是图,焉能说不是在事故的废墟上、死者的遗柩上、生者的心灵上,再造一次新的事故、二次灾难?若矿难频出,则该地人们的心灵能是个什么样的景观?

    其二、草率、敷衍、打发的心态、行事方式背后,暴露出的是事故的认识与反省的阙如,是对相关事实真相的掩饰。或许,这一起事故的终点,就是下一次事故的起点。实际上,出此震惊国人、牵扯无数个家庭的大矿难,有关方面理应按部就班、有条理、有步骤地妥善处理善后事宜。而如此惊慌失措、以钱买速度、买入土了事的结果,不能说是一种严肃、认真、负责、敢为的态度,更少有检点、反省、检讨、悔过。而这种态度、行为暴露出的,实则还有有关方面担心夜长梦多、旁支叠出的担忧。这也注定了,这起矿难事故难以被妥善、圆满善后;对于存在的问题,亦难彻底地加以解决。

    其三、有关部门对逝者“悬赏”出殡所暴露出的,是对职工生命的少有平等意识、敬畏感,这或许是事故频出的终极原因。所有这些的背后,其实更多地暴露出的是有关部门及人员内心深处的一种工作态度、开矿态度、处理问题态度——职工的生命是无所谓的,不值得尊重的,完全可以花钱买来的。并且,小价钱大麻烦,大价钱小麻烦,天价没麻烦。职工的生命完全被作为一种工具,可以使用、可以创造价值的工具。工具的损毁,需要补偿、补充,旧的坏了扔掉,新的接茬用。

    “悬赏”出殡不是个小问题,有关上级部门不可不察,民众及社会舆论不可不察,社会道义、良知及有责任感之人、之心不可不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