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子坝·24
(2010-03-07 18:28:25)
标签:
曹万生原创散文万县鞍子坝长江游泳趸船木船杨家街口万安桥文化 |
分类: 散文 |
鞍子坝·24
我的窗外就是长江,俗称河坝。江南是一座山,叫陈家坝。陈家坝实是江滨,山叫什么山?翠屏山。翠屏山恰似女人头上倭堕髻,青黛如玉,层层叠叠坠入长江,洒满仙女下凡的飘逸。
鞍子坝孩子们在江水里,欣赏不了这种美,觉得美在江水的浩瀚与波涛。鞍子坝的孩子从小就在江边泡水,一个暑假下来,人都成了炭丸,黑得流油。我们以黑为美,往往要比谁晒得黑,越黑越派。
那时学校是不准学生到河坝游泳的。游一次,记一过,游二次,记大过,游三次,留校查看。苛法不责众,实行起来颇为难,大家游了N次,后来就不了了之。不然,学校就没有男生了。
检查学生是否游泳,有个土法,就是用指甲在皮肤上一划,游了泳的,江水被太阳晒干,会有一道白色的划痕,这是没有办法藏匿的。所以个个都跑不了。为了防这一查,我们想过许多办法,如用煤灰抹,不行,得加一些水,并加一点污油才行,得平滑过度方没有痕。但抹得了这里抹不了那里,特别是脸。老师总能明察秋毫。
夏天的河坝,水涨船高,浊浆浑水,浩瀚无垠,浪涛拍岸,很是刺激。这时到河坝游泳,有许多耍法。
通行的是,游到木船的舵上,作一小憩。有想方便的,就此方便,叫丢深水炸弹,丢完了,还会去报告同仁,以炫战绩。这等劣迹小儿为甚,随年龄增大而递减。
另有一种耍法,是游到趸船上去跳水。趸船是钢板铺的,夏天的太阳晒得烫皮,所以一上就得马上下跳,有想跳出姿势,跳出花样的,得忍住脚掌的裂痛。趸船上的水手也不来赶,他坐在阴凉坝,嘴巴时有裂动,像是说烫死你小狗日的。
三是游到小河,小河是长江在万县城区的一条支流,处江东南处。小河上有四方山溪水来,汹涌可人。河上夏天可停巨轮。河在城区有两桥,上有横石桥,书“雪响”“石琴”四个大字。下有杨森修的万安桥。那万安桥名闻天下,去年底到厦门参观陈嘉庚陵园,见集中华名胜的名刻上有“万县万州桥”五个大字,这万州桥就是万安桥的别称。游小河那是有点中长游的耍法,顺长江而下,得游到长江中心区,约行五里左右,中有鼓泡若干,旋涡若干,得会看水,不然,费出担山力也动弹不得水的旋窝,或则是费尽吃奶劲也过不了鼓泡滩滩。这时一定要沉着,如果心一虚,会呛水而沉。这种耍法,得有经验的大孩子带,不得贸然而去。这小河游去,在南门口上岸,上岸再走回杨家街口河坝取衣服,如果能游到这个水平,就基本上可以横渡长江了。
还有一耍,那是斗气耍法,就是逆水而上。如果要保持与岸上的垂直,得使出全身力气,且一定得取自由泳式,如是狗刨之类,一定会冲下去也。涨水时节,我还没有见过逆水而上游上去了的人。这长江涨水之力,可毁山可溃坝的。
如果是春秋两季,水呈鱼花白,水温骤降,游的人就少了;如是冬天,水清可见鱼,那游的人就更少了。不过,那已经是一种癖好,不是耍水了。
1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