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提前还贷潮”,公积金贷款应如何抉择?
(2023-02-10 13:26:55)
标签:
高远刚改革完善公积金制度调整公积金使用政策川渝公积金一体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
分类: 原创 |
面对“提前还贷潮”,公积金贷款应如何抉择?
2023年2月10日 开心的博学百灵鸟
当前,全国掀起了一阵“提前还贷潮”,对于公积金贷款,我认为不能盲目跟风,要理性思考、理性面对、理性决策。
首先,说一说公积金贷款的优势。
一是贷款利率低。住房公积金贷款相比商业贷款,还是有优势的。
2022年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即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不低于3.025%和3.575%。
根据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相关规定和借款合同约定,存量贷款如遇法定利率调整,从次年1月1日开始,按相应利率档次执行新的利率标准。也就是说,自2023年1月1日起,所有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全部执行降低后的利率。
今年1月20日央行发布的最新LPR显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春节假期过后,已经有多座城市宣布了首套房贷利率的下调。长春首套房贷利率从1月31日开始执行3.8%,沈阳自2月1日起首套房贷利率下调为3.9%,天津首套利率也下调到了3.9%,福州、厦门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自1月31日起,也从此前的4.1%下调至3.8%。
二是住房公积金可以直接对冲贷款。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都开展了按月对冲还贷业务,贷款职工只需签订一个协议,就可以优先从公积金账户余额中直接对冲贷款,不用再从银行卡扣划一分钱,非常方便。有些人,根据自己和配偶每月缴存公积金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月供金额,后续就再也不用操心,非常省心。
三是基于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限制,相比商业贷款压力较小。全国各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虽然不同,但都有上限,相比商业住房贷款,虽然贷款额度少,但势必带来后期的还款压力小。
其次,说一说面对“提前还贷潮”,公积金贷款应如何抉择?
一是能用“死钱”,不用“活钱”。
何为“死钱”?就是虽然是自己的钱,但平时想用却用不了的钱,比如,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大家都知道,住房公积金归职工个人所有,但提取使用住房公积金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没有购房消费等支出,是提取不了住房公积金的,就是提取,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有时间限制。
何为“活钱”?就是存储在银行或放在家里保险柜的钱。这些钱都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动用的。
前些年,因受资金流动性风险影响,全国大部分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都规定“存贷挂钩”,即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与账户余额挂钩,账户余额多,贷款就多,账户余额少,贷款就少。所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时,贷款职工都需要保留一部分公积金账户余额,满足贷款要求,这些保留的余额是不能在贷款时提取出来的,只能等后期放款后,每月对冲还贷使用。
当还款达到一定期限时,大多数要求正常还款满12个月,贷款职工就可以办理公积金提前还款业务。这时候,夫妻双方公积金账户除每月对冲还贷外,就会积累一部分账户余额,有的金额还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大家使用夫妻双方公积金账户的资金作提前还款,只要有,就申请还,除非公积金管理中心对还款金额和还款次数有限制。因为,这部分钱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死钱”,平时放在公积金账户,虽然每年按照1.5%的定期利率计息,但远低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这个利差也是公积金管理中心每年增值收益的主要来源。
如果使用“活钱”提前还款,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年化利率虽然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但这只是阶段性的,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再说,银行理财产品年化利率再下调,有的也比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要高,只是投资期限长一点,风险大一点,这些都是可以承受的。
二是能早还,不晚还。
公积金贷款虽然利率低,但也不是无息贷款,贷款金额越多,期限越长,随之带来的利息也越多。如果要想考虑提前还款,通常有两个建议,供参考。
一个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建议在总还款时间的前三分之一时间内还清贷款都算合理。因为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前几年还的房贷月供几乎都是在还利息,本金非常少,越早提前还清越省钱。
另一个是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建议在总贷款时间的前二分之一时间内还清贷款都算合理。因为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还的本金是固定的,本金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利息相对等额本息少很多。
三是能部分还,不全部还。
在提前偿还公积金贷款时,建议大家可以选择提前还一部分,最好是把月供金额降低到夫妻双方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以下,这样以后还款就不用操心了,每月缴存的公积金直接对冲贷款,有结余,就提前部分还,如果没有结余,那更不会产生利差。除此之外,如果选择提前部分还款,毕竟贷款未结清,还可以享受个税抵扣的优惠政策,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选择一次性结清贷款,就要减少家庭一大笔流动资金,就是以这笔“活钱”机会成本为代价,到底划不划算,需要慎重考虑。同时,结清贷款后,就无法提取使用公积金了,这时的公积金又变成了“死钱”,除非你有新的购房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