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4风波无碍房地产市场大局
北京时间12月13日凌晨消息,美联储在周三结束了为期两天的2012年最后一次利率决策例会,在随后公布的利率决策声明中,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推出一个新的、每个月450亿
美元 的长期国债采购项目,来取代将在本月到期的、旨在延长联储资产负债表中债券平均到期年限的所谓扭转操作。
美联储旗下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加上9月14日凌晨出炉的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每月400亿美的的宽松额度,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除了量化宽松的猛药之外,美联储保持了目前零利率的政策,把利率保持在0到0.25%的极低水平。
美国人用“打白条”的办法弥补债务危机,为其他经济体出难题。如果说QE3没有刺激美国就业,那么美国人又推出QE4无疑还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搞的“自私”动作。美国人的做法让人不得不对其金融信用产生怀疑。
就我们来说,面对美国的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有相应的科学对策也并不可怕,特别是我国房地产市场足可以在如此外部环境下受益。用简单推理,会认为用“发票子”的办法应对“输入型通胀”,谁都会知道,由此引发房价上涨或暴涨不可避免,我认为这是“单向思维”。在房地产供给量一定的前提下,超发货币可能引发房价上涨;但是如果在货币供给量一定或适度放宽的前提下,加大房地产供给量,房价也未必暴涨。
近些天连续出现开发商拿地或连连爆出“地王”,不得不说是土地市场的精彩一幕。巨量货币回笼了,大面积土地进入开发领域,无疑比什么“QE3”、“QE4”那种“空对空”的调整供需关系来得实际!
固然不可小视“QE3”、“QE4”对他国特别是对我们经济的冲击,任何影响货币市场供需关系都不是全封闭的循环关系,都可能影响实体经济。但是我们已经告别束手无策和经济不够强大的历史。可以预计我们的土地市场的启动和土地交易规则变动的预期,完全不用采取类似“4万亿救市”的办法来应对。也不会再用房价暴涨的方式消化通胀。
从目前来看,全国土地市场需求翘尾,土地供给量增加,地王再现,几十亿元的大买单。上千亿的土地交易额绝不是偶然交易,应该说中国的房地产商完全知道市场是什么,巨额资金投资什么,如果土地整理和土地开发的规则更科学,流转更有序,住宅市场、保障性住房市场、旅游地产、商业地产、产业地产等等市场结构和配比更合理,“QE3”、“QE4”对我们的经济影响又能有几何?
对房地产市场来说,“QE3”来的时候我们正消化住宅市场的库存,今天“QE4”来了我们的土地市场正好火爆,而这种红火爆是房地产市场上游转型运转的开端,住宅市场的供需方式悄然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应该说,“QE4”风波无碍房地产市场大局。
2013年房地产市场将是最能抵御金融风险惠及民生的行业。可以判断:住宅市场稳定,房价不暴涨;非住宅地产市场无狂躁,价格稳定上涨,房地产市场呈平稳运行。借着“QE3”、“QE4”的势头,房地产市场一定能够解决其他行业难以解决的抑制通胀的大局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