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可差别化限购要常态化
来自房地产调控和房地产市场的反映,对老百姓的心理变化都会影响深刻。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时候社会“喊打压”声甚上,调控政策出台又挤出救市呼声。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弊端施“中药”调理必要,但任何良药都有“三分毒”,再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也有副作用,差别化救市应该是相对限购政策另一付良药。
我们知道,房价暴涨来源于市场畸形,市场畸形又成为调控的理由。即然调控是一服有效的“中药”,调理过程也会有副作用,这个副作用对楼市来说就是“寒冷”,寒冷就会有人喊“救市”,既然需要救市出台微调的措施就是必然。这就是观察市场的逻辑。
我认为,针对目前胶着的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没有错,救市政策不能没有。
目前的救市措施应该有;
1.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费政策、金融信贷政策向首套房购买者倾斜,以强化政策的针对性。
2.对于二手房市场交易环节,实行指导价格制度,厘清各种“上市房”、商品房交易的区别政策,强化交易的稳定性、有效性、公平竞争原则。
3.对首套房和无房的“夹心层”进行货币补偿或贴息贷款。
4.对开发保障性住房或合理价位房产的开发商施行审批“绿色通道”。
5.放开豪宅的购买限制,宽容住房拥有量限制,施行房产占有量税收试点。
据悉,“2月9日,安徽省芜湖市出台了被业内称为地方政府‘龙年救市第一枪’的房地产新政。新政规定,芜湖市区购买新房、二手房全免契税,且购房面积在90平米以下的均给予特定补贴。”如果这是政策差别化的开端,那么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走势有了政策的保证。最可怕的是不顾“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个性采取一刀切政策伤害市场交易。
取消部分城市限购政策不是救市的良方,让限购常态化才有可能在实现“居者有其所”的路径上不走偏。
对首套购房者施行差别化鼓励政策同样是加速实现“居者有其所”药方之一。对过热的市场进行调控的时候,加大对市场正常、合理、持续呵护同样重要。
没有对“市场失灵”部分进行调控就会出现市场危机,没有对市场调控的不断修正可能把市场“掐死”加大社会成本支出。所以我说:救市可差别化限购要常态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