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与历史传承不矛盾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一失足千古恨,城墙消失了、牌楼消失了、胡同消失了、民居消失了、大杂院消失了......。五百年以后的人看我们这个年代建筑可能需进行实物考古,处理不好新建、改造、保留城市建筑的关系,后人看我们的现在不留痕迹的各种拆迁的时代就是一个历史断代或文化转向的时代,我们这个年代如果决策大拆大建,或整体根除“落后”建筑,是“暴发户心态”比焚书坑儒还厉害,等于拆除了历史遗迹和历史记忆.
今天一处民宅也是未来的一部历史,不能因为今天的拆迁,让一千年以后的后人,再像今天的考古专家一样挖掘一个古村落、古地基、废弃古城而兴奋。今天的拆迁是毁灭性的,未来人没有今天考古专家这么幸运!
豪宅是引领社会的前卫文化的硬件,有位著名博友说过“中国真正的豪宅一定是时代的、民族的,国粹的,文化传承的,而不应是什么欧风美韵!”。失去时代的、民族的,国粹的,文化传承的元素,城市化建设就是对历史和未来的不负责任,今天我们的发展阶段再崇尚洋房是民族创新和传承能力不足的表现。当今时代大力提倡创造或升级民族建筑的艺术元素,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建筑风格,这是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最大贡献!
已经有的老城、老宅子有保护措施,拆迁的老城、老村子、老街道、老厂房给它立个消失的的“墓志铭”,让历史不间断也有必要。
新建的城市一定要保护部分老住宅应该成为提倡民族的,国粹的,文化传承的元素升级版,是民族文化强大的标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