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百日之后“刚需”不必排队和恐慌了
新政百日,市场出现相对平衡状态,开发商承载了相对的市场压力,拿地热情也由狂热转为理智。
认为新政是要打压房市、向高房价开战是幼稚的。让房地产市场降温是主基调,也就是说让一部分需求冻结,让一部分需求延时、让一部分开发商由亢奋回归理性。通过冻结部分供需,让更需要房子的“刚需”买房更顺畅。同时,延缓开发商为富人建的房子速度。 部分城市住房会有大量保障性住房上市,而商品房价格会通过各种调控手段缩量稳定在合理的价格区间。因此,亢奋的开发商感觉到过去住房的一种供给方式将要被多种供给代替,长长排队买房的多种需求被“新政”分流。
由于信贷政策的调整、由于买房资格的限定,新政百日“刚需”不必有排队恐慌的心理了。新政对首次购房者没有限制,新政对二套房政策没有堵死,新政对经营类房地产依然是“绿灯”,既使是对市场“遏制”也是有针对性的。新政有堵、有疏、有放。堵了投机炒作客、疏理了不同需求心理、放开保障性住房开发的限制,如此一来“刚性需求”从粗放的需求群体中甄别出来,不再“浮云遮蔽眼”,“买不起”“住不好”的需求者也不再焦急的在购商品房窗口“拿号”排队了。
“部分城市”政策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和公租房建设,为中低收入者实现梦想提供了可能。新政巨大威力就是广大中低收入者由对畸形市场的失望、绝望、愤懑转为期待,由买不起又不得不排队“拿号”举债购房到期盼拆迁、改造带来的住房福音。这是有目共睹的“信号”。
只有一种住宅市场的模式即将改变,只有一种眼光聚焦房地产市场的习惯思维正在变化。百日来,恐慌的不再恐慌、亢奋的不再亢奋、失望的不再走向绝望,开发商的供给对象少了抄家、少了买不起的人,售楼“窗口”也清净了很多。如果你是首次购房者,也无需半夜排队“抢购了”。新政打破了“你有钱你先来”的一种供给规则,通过政策承诺的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建设和强化市场监管措施,“解散”了相当的排队的“需求”群体。
房地产市场该亮的“绿灯”还在让购房者通行,已经亮的“红灯”正在发挥作用。经营类地产没有打压、保障性住房及公租房建设正在大力提倡、首次购房者依然可以盘算自己买房计划,资金充裕购房者依然可以出手购房。部分没有遏制的地区,其市场依然可以按照原有的运行轨迹运行。
由于房价上涨幅度过大的部分城市的房价“被遏制”,保障性住房及公租房建设“被鼓励”,相当不该排队的“需求”群体“被解散”,“买不起”“住不好”的需求者有了新期待。房地产市场间隙性“休克”是正常反应。新政百日之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之日,就是房地产市场再次复苏之时。
加载中,请稍候......